首页>>福建华侨农场>>雪峰华侨农场
广东华侨农场 | 福建华侨农场 | 广西华侨农场 | 云南华侨农场
海南华侨农场 | 江西华侨农场 | 吉林华侨农场
      

农场概况:

  南安市雪峰华侨农场创建于1960年9月,是国家安置归国难侨的基地,主要安置印尼、越南的归侨,原隶属于福建省侨办主管, 1997年4月21日移交南安市人民政府管辖,1998年3月根据闽政办[1997]135号文,经省政府批准,增挂 "雪峰华侨经济开发区" 牌子,同年3月23日"雪峰华侨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南安市第一个享受省级经济开发区优惠政策的经济开发区,南安市委、市政府赋予管委会乡镇一级行政、经济管理权限。泉州市规划建设的福建省最大植物园--泉州雪峰植物园就在区内。


场长:黎顺平

农场发展规划:

(一)农场发展方向:以发展轻加工业为主、观光农业为辅的
  华侨经济开发区。
(二)工农业及旅游等发展规划:
  1、工农业:
  A、工业:以发展轻加工业为主,分为场部和越侨两个工业
  区,场部工业区主要发展工艺制品、家私装潢、包袋、食品
  加工等行业;越侨工业小区主要发展针织鞋帽、电脑机械制
  造、电子工业为主。
  B、 农业:以青年山龙眼场和场部荔枝场为载体,发展观
  光果业,吸引邻近城市居民双休日游,游客来此不仅可享受
  田园风光,还可品尝自己亲手采摘的水果,并可顺便到雪峰
  寺一游。
  2、 旅游业:随着泉州雪峰植物园的开发建设,雪峰华侨
  经济开发区将建成旅游经济开发区。

农场历史:

(一)
创建时间:雪峰华侨农场筹建于1960年4月18日,由当时
  南安县人民委员会(60)县侨字第270号文,征用康美、洪
  濑人民公社雪峰山脚一带坡地而建,同年8月15日基建竣工
  ,随即安置印尼难侨124户、600人;1978年6月安置越南排
  华回国的难侨61户、31 8人;全场人口1169人。"雪峰"其
  名取于农场背后杨梅山中的闽南著名古刹"雪峰寺"。
(二)人员组成:南安市雪峰华侨经济开发区设管委会,属正
  科级事业单位,下设党政办公室、开发招商部、计划财务部
  、社会事务部和保卫科等五个部门,市编委下达编13名其
  中领导职数5名,分别是开发区书记、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副主任(2名)。
(三)发展变迁:南安雪峰华侨农场创办于1960年9月,1962
  年10月19日南安县人民委员会(62)南安办字综425号文又
  将洪濑林场并入雪峰华侨农场,1975年下归地方管理。
  1978年6月27日,安置被越南排华回国的难侨61户、318人
  ,同时在农场东北部新建越侨生活居住小区。1980年8月由
  地方又移交省侨办主管。根据中发[1985]26号文件和国办
  发[1995]61号文件精神,并经省政府批准,1997年4月21
  日省侨办正式移交南安市政府管辖,同时改为南安雪峰华侨
  经济开发区。1999年10月30日泉州雪峰植物园暨泉州雪峰
  植物园开发有限公司在雪峰开发区正式挂牌成立。
(四) 历史老照片:(农场初建时期)



联系人:黎顺平   地址:福建雪峰华侨农场   邮编:36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