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华侨农场 | 福建华侨农场 | 广西华侨农场 | 云南华侨农场
海南华侨农场 | 江西华侨农场 | 吉林华侨农场
      

海宴华侨农场历史概况

  广东省海宴华侨农场,位于台山市西南沿海与漭洲、上下川岛隔海相望,东北与海宴镇毗邻、西南与汶村镇接壤。属亚热带海洋气候,年平均气温22.2℃,年平均降雨量2300毫米左右。土地肥沃、四季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山青水秀,是一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农场在1963年9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侨事务委员会为安置归侨决定创建,并委托广东省华侨事务委员会对农场直接管理,按当时设计方案,办场规模为副处级农场。1964年开始,由第一批归侨学生与当地人民,在沿海一片杂草丛生的盐碱荒滩,披荆斩棘,手挖肩挑,构筑海堤、围垦造田,建设家园。建场后,先后安置了十三个国家和地区的归难侨4000多人,并且吸收台山海宴新河、护亨两个大队并入农场。
  建场初期由于正逢“文革”十年内乱期间,农场管理体制几经变易。1969年下放台山县管理,改为“国营海宴农场”,1972年又由广东省农垦总局直属农场管理局接管,更名为“国营海宴华侨农场”。直至1985年,经广东省有关部门批准,正式定为副处级规格的“广东省海宴华侨农场”。
  1995年3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镇级建制,1996年3月28日正式挂“台山市海侨镇”牌子,并保留原华侨农场牌子,继续肩负着安置归难侨的历史重任。体制改革使海侨融入地方社会发展更是如虎添翼,经济建设与各项社会事业持继稳步发展,农场发生翻天复地的变化,面貌日新月异。
  海侨现有总面积2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00公顷,其中甘蔗生产基地面积820公顷,山林面积1000公顷,海水、淡水养殖面积50公顷。有8个居民点,5大自然村,常住人口近万人。场内设有中学1所,小学2所(带有2个分校),幼儿院8所,托儿所6所,职工医院1所,卫生所4所和派出所、司法所、武装部,场机关设5大办公室。国有企业有复合肥厂一间,年产复合肥8000吨。一间日榨量700吨的糖厂,年榨蔗量80000多吨,生产优质白砂糖9000吨,酒精450吨。
  海侨近几年来,通过不断完善交通道路、通讯、能源设施建设,优化投资环境和加快发展,使今日的海侨成为交通便捷、通讯设施完善,能源充足的“鱼米之乡”、“蔗糖之乡”、“华侨之乡”、“文化之乡”。
  在招商引资上,实行热情、诚信、周全、优质服务,为投资者提供在征地、收费、税收、招聘等方面给予特别优惠政策。(具体优惠办法可来函索取)。


海侨办公大楼

 


  海侨靠山面海,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有着丰富的海产品资源优势;有连片万亩的国有土地资源优势;有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不同民族风情的人文优势;还有沿海优势、西南沿海高速公路开通优势、蔗糖产业化基地优势与川岛旅游辐射优势。并在连接西南沿海高速公路的“侨宴公路”旁建造了4公顷的工业园基地。来海侨可开发工业、农业、渔业、畜牧业、海洋运输业、东南亚俗风情生态旅游业,欢迎各界人士前来洽谈贸易,投资办实业,旅游度假、海侨人民将以大海的情怀竭诚为您服务。

党委书记:黄文汉
办公电话:5743217
移动电话:13902588217
场  长:赵春美
办公电话:5743088
移动电话:13802610098
副场长兼招商办主任:伍锦棠
办公电话:5743008
移动电话:13702210656

黄文汉

赵春美



企业名称:广东省台山市海宴华侨农场糖厂
企业地址:海侨青山区
企业性质:全民所有制
成立时间:1982年
固定资产:1900万元
注册资金:300万元
占地面积:1.8公顷
建筑面积:1.2公顷
在册人员:干部职工220人、工程师3人、初级技术员10人,中上层
     管理人员15人。
经营范围:白砂糖、赤砂糖、普通级食用酒精。
生产能力:日榨蔗量700吨年产白砂糖9000吨酒精450吨。
经济效益:2001年蔗糖主营业收入3340万元,年创税利410万元,
     在同类糖业11项,经济技术指标中,有6项达全国先进有
     9项达全省先进。
企业负责人:郑国利 企业代号:70796852--5
电话号码:  5743372
邮政编码:529234
开户银行帐号:海宴农行0873000035
       海宴信用社海侨分社0019273301012
开发投资内容:砂糖酒精销售,产品精深加工,蔗渣、桔水
       (废糖蜜)、滤泥等副产品利用再生产。


海侨糖厂
 

           联 系 人:黄文汉、赵春美           电  话:(0750)5743217 5743088
           传  真:(0750)5743310          联系地址:江门台山市海侨经济开发区
           邮政编码:529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