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简介]
广西天西华侨农场建于1953年,地处花山壁画故乡一宁明县,场部设在宁明县西北部,距天西火车站3公里,距宁明、崇左县城各 20公里,距南国名关—友谊关60公里,距自治区首府南宁市117公里,湘桂铁路,崇左至宁明省道经场部而过,广西“十五”重点交通工程—南宁至友谊关高速公路在总场设出口,交通非常便利,地理区位优势突出。全场设3个农业分场、3家工厂(两家年产4000吨木薯淀粉厂,一家食品综合加工厂),总人口2650人,土地面积
55371亩,耕地面积8600亩,其中:甘蔗3460亩,龙眼2000亩,菠萝1200亩,柑橙700亩,荔枝170亩,鸡皮果1070亩,待开发土地25000亩。2001年全场工农业总产值1130.15万元,比年初经济计划指标增加150.15万元,增幅15.32%,同比增长88.03%,其中:农业产值392.44万元,工业产值737.71万元,工业(淀粉)产值增幅最大,增长33.3%。
精神文明建设跃上了一个新台阶,荣获县“文明单位”。
抓住发展有利时机,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和需求,结合协调农业旅游及住宅发展,突出华侨农场特点,坚持可持续发展,使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持续利用,把场部建成宁明县小城镇之龙头,并带动全县小城镇建设,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场部规划范围:场部总体发展规划范围为现场部为中心半径为 700米范围内,北至现有水库土坝,南至规划南友高速公路天西收费站。占地面积186公顷。
建设目标:其功能定位为:宁明县效集城外城,休息屋,绿色家园三位一体的,融休闲度假,工作生活、科普示范、劳动体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化别具一格的小城镇。
建设内容:根据项目的功能定位,天西华侨农场场部小城镇应形成“绿、山、水、城、居。城镇特色,组织有序的功能分区,包括:华侨新村休闲度假区、科普示范区、娱乐观赏区、工业园区、旧区。城镇建设内容突出体现三大特色:
——世界植物精晶汇萃园:有选择地把世界上能够在当地种植的花果林草,作为小城镇环境的载体;
——华侨建筑艺术博览园:把当地华侨的传统和现代住宅建筑的经典作为小城镇建筑的载体。
——无公害种养殖园:把适合当地生长的瓜果蔬莱,以传统栽培、大棚栽培方式落户小城镇,禽、鱼、兽以立体种养方式喂养,使之成为名特优新的立体种养殖园。
——高新科技工业园:把无污染的科技含量的工业引进工业园,使之成为小城镇经济发展龙头。
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10年,即2002年至2012年,分为近期和远期两个阶段,近期为2002年至2006年,远期为2007年至2012年。近期为小城镇建设发展期,招商引资,加强宣传力度,扩大知名度:远期为发展完善期,具有完善的设施,大批吸引投资开发商投资落户,小城镇进入持续有序的发展阶段。
规划建设步骤:
近期(2002——2006年)
建设华侨新村工程 旧区综合整治 建设高新农业示范基地、旅游区 首期工业园招商引资 华侨大厦招商引资建设综合公建、医院、客货运站
加强宣传,多方筹集资金,把小城镇规划纳入县城及区域规范范围
远期(2007——2012年)
小城镇各项目招商引资到位,基础设施完善
加强小城镇规划控制管理
至规划期末(2012年)逐步形成特色鲜明,有较高知名度,辐射面广、富有经济实力的、区内外享有盛名的华侨小城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