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首开学生汉语能力测试
华声报讯:漫步于北京各高校校园,托福、雅思等英语培训海报可谓铺天盖地,若在海报前驻足时间稍长,还能不时收到热情的宣传者发来的培训班小广告。内地最著名的外语培训学校“新东方”一年培训的学员超过五万人。随着奥运会的临近,北京人学外语的热情更是不断高涨。 据香港中通社报道,鉴于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交往的需要,或者对个人前途的考虑,国人热衷于英语学习本是件好事。令人担忧的是,在英语日渐精通的同时,国人的汉语水平却在急剧下降:大学文科的毕业生,不能正确使用小学生就应该会用的“的”与“地”;翻开肩负教育国民义务的本地报纸,错别字与病句也俯拾即是。以至有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师悲哀且愤怒地对其学生说,要找病句的例子,就到某报上去找。 国人母语能力的下降已引起有识之士的关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即率先在北京各大高校的研究生复试中增加了“母语测试”。据悉,此次母语测试采用“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ZHC)试题,与以往的知识考试不同,只对学生综合、分析等母语运用能力进行考查,勿需对语言专业知识进行记忆背诵。 该校汉语文化学院主管教学的副院长王学松认为,内地大学生汉语水平下降的现象普遍存在,许多研究生连一般性的论文都写不好,加试汉语能力在现实情况下非常必要。 然而也有专家指出,北师大仅在研究生范畴内加试ZHC,即便能引起人们对母语教育的些许重视,也由于适用人群范围过于狭小而不具普适性。况且单方面硬性地将获得研究生的资格与ZHC水平联系到一起,是否又会重蹈“陈丹青事件”的覆辙?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考生甚至认为这次考试颇有“作秀”之嫌,她说,100分钟的考试不到60分钟即可完成。只要会中文,就都能做这个题。 也许出于同样的顾虑,北师大心理学院主管教育、招生工作的刘老师表示,此次母语测试成绩只作为研究生录取的参照成绩,最后是否向全校推广,明年是否继续在心理学院实行还不确定。 报道指出,究竟北师大此举能对内地高校倡导母语教育起多大作用,能否成为倡导重视母语的先河,仍未为可知,但国人母语水平的下降确是到了应该给予高度重视的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