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教育专家吁华人用中文与子女沟通
华声报讯:担任纽约市教育局新移民教育顾问的佛罗里达大学教育学院助理教授傅丹灵日前鼓励华人家长在家尽量用中文和孩子沟通、谈心。她也建议家长适当调整华人教育孩子的传统,在中美文化间找到最大公约数。 据美国世界日报消息,纽约市教育局当天在曼哈顿下城佩斯大学为新移民家长举办“2005语言年工作坊”活动。活动邀请了傅丹灵以“中美文化价值和教育体系”为题,用中文为华人家长演讲。 傅丹灵指出,教育的根源在于文化,而了解中美文化的差距,对协助孩子在美国受教育,有很大的帮助。虽然中西文化交流频繁,互有影响,不过两种文化仍有基本的差距。中华文化是集体主义,家庭和阶级观念强,重视从过去经验吸取教训,社会是靠家庭的传承和责任感来维系,人民普遍有牺牲今日换取更好明天的想法;华人社会以谦虚、忍让、耐心为美德,忌讳吹牛自大和冒不必要的风险。 她指出,美国文化虽然包含各种次文化,但绝大多数移民来自欧洲,具有个人主义、平等、创意、自信、自我表达、大胆冒险、重视当下等特质。傅丹灵说,美国文化简单地说,就是:“轻装前进、忘却历史、只看未来。” 傅丹灵说,华人家长在美国教育孩子,第一件事是从权威的思维中跳脱出来,尊重孩子的个体性。观察孩子的特质、倾听他们的想法、设身处地,并鼓励他们多尝试,不要怕冒险犯错。不过,这并不表示家长不能为孩子立下规矩,建立良好的纪律。 她也鼓励华人家长尽量用中文和孩子讨论生活事务、心情和感受。如此,不只可以增加孩子的中文词汇、灌输多元的生活教育,也可以培养孩子自由畅顺地使用两种语言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