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华文教育基金会


广西华侨学校走上持续发展高速路

2005年5月25日

    
    华声报讯:日前,广西维伯教育集团总裁韦壮春到广西华侨学校参观,进入校园看见焕然一新的教学楼、学生公寓、宽广足球场,平坦校园小道,绿树葱笼,一片生机盎然景象。令这位老总大吃一惊,他感叹说:“三年前,我想来这里租地方办学,看见到处坑洼不平,杂草丛生,房屋破旧,今天看见大不一样”,广西华侨学校校长甘武军介绍,三年前学校只有600学生,现在在校生已到3000人,今年秋季在校生达到5000人,已成为集职业教育、短训、华语教育、留学为一体的多层次、多功能的“高级蓝领人才”培训基地,学校走了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高速路。
    
    据新华网消息,甘武军校长介绍,广西华侨学校是一所公办普通中专,建校40多年,是广西唯一的一所、全国仅有的五所公办侨桥之一,是首批命名建立的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华文教育基地,是国家级重点等职业学校。近年来,广西华侨学校立足于华文教育基地优势,开展“海外华裔青少年壮乡行”夏令营活动,共有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澳大利亚和港澳台同胞青少年参加活动,学习中华文化,增强了对祖籍故乡的感情。同时,举办了来自泰国、越南、老挝等国家共六期海外华校师资培训班,对200多名外国华文师进行了培训,有效提高他们华文教学水平。还招收越南、印尼日本等国的学生,来校学习中国语言文化,至今有300多人获得毕业证,现在在校留学生有100多人。
    
    广西华侨学校在办好华文教育基础上,紧紧抓住“中国-东盟博览会”机遇,面向市场,充分发挥华侨师资口语发音准确,与外国留学生交流条件。扩大越南语、泰语等东南亚语种专业招生,每年开设3—4个班,现在毕业生被区内外贸公司、外企、涉外宾馆以及中资在越南公司、企业抢走,其毕业生供不应求,成为市场的“香馍馍”,就业率100%,学生待遇较高,在国外的收入2000元以上,在国内企业在1000元以上,学生真正成为“高级蓝领人才”。商务文秘、国际商务、电子技术应用、市场营销等专业也紧紧围绕市场需求而设置,毕业生都成为抢手货。今年面对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培养一专多能人才,增设计英驾、计英保专业、是广西独有专业设置。
    
    甘武军校长认为,职业教育就是市场教育,没有良好校园环境、教学设施,就没有生源,就无法培养市场有用人才。广西华侨学校具有较好基础,校园占地面积(教学有地)16.93万平方米,但是设施简陋,很不适宜目前办学要求,2003年甘武军到校任校长后,把学校的教学设施作为重点,多方筹措资金,包括引进社会资金用于校园建设,对校园道路进行硬化,对校园进行绿化、美化。兴建学生公寓、教学大楼、教工宿舍楼,标准田径足球场、体育中心、游泳池馆,现代教育中心,标准化、现代化、教学设施一应俱全。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组建校园广播室、艺术团、文学社、外语角等校园活动小组,特别是外语角,营造了学生与来自七个国家学子进行语言学习交流平台。
    
    华侨学校领导审时度势,认真研究职教特点,针对教育教学现状,大胆实施改革,首先打破华侨学校一贯制单一的办学模式,巩固扩大华语教育,重点突破中等职业教育,突出技能短训教育,实行长短结合。
    
    中等职业教育跳出侨务系统面向全社会招生,扩大生源范围。改变以农为主专业,转变为商务外语、电子等市场需求专业,专业设置达20多个,形成新型专业体系,为打造学校品牌、特色专业赢得主动权,经过改革后,吸引大量学生就读,出现连年爆满,2003年招生达1000人,2004年招生达2000人。
    
    技能短训班开设,填补华侨学校空白。短训班具有周期短、投入少、见效快特点,对华侨学校职业教育有效补充,目前,兴办了越语、泰语、英语短训班,解决各单位企业急需外语人才。汽车驾驶班,为社会培训驾驶员,同时为学生提供技能学习场所,每期驾驶班都出现暴满。
    
    在办学机制上搞活,探索办学多种模式。校企合办,引进社会资金合办,汽车驾驶班等取得良好效果。
    

 

 
·广西华侨学校走上持续发展高速路 (5-25)
·大马副教长将全权负责国小中文师资 (5-25)
·美国爱默蕾中文学校学生结业仪式展才艺 (5-25)
·美国迈阿密中校举行中文诗词背诵赛 (5-25)
·柬埔寨端华学校在华人少年作文赛中获奖 (5-25)
更多...
 
·中国崛起 汉语走红全球 
·第六届世界华人少年作文比赛结果揭晓 
·中南半岛:缅甸华教呈多元化恢复态势 
·中文成美国热门外语 
·韩国小留学生冰城学汉语 
更多...
 
·第四届国际华文教育研讨会
·全美中文学校协会(CSAUS)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4年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
更多...
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北京华文学院、中国侨网 联合主办,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电话:88387449 Email: clef@clef.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