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学中文的困扰
当一位金发碧眼的西方人以流利的华语和你对话时,你的反应会是什么?怎会这样?暗忖“好一个厉害的家伙”?还是拍拍自己的脑袋瓜,确定自己没听错? 活在当下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获得2008年奥运会申办权,中国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的时代,别以为老外只懂ABC;积极学中文、谙中文的非华裔大有人在! 学习汉语的热潮在许多国家涌现是近10年的事,据初步统计,目前全世界有近2500万人在学习汉语,85个国家逾2100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中国推行的网路汉语教学,至今也吸引了114个国家的外国学生通过网路学习中文。 这些数据和例子——印证了中文在西方社会的价值与地位,然而,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让西方人学起中文来,就比亚洲人难了几倍。 老外学中文的困扰是什么?初学中文的法国男子马修沙都有自己的答案。 “我不是英国人,我是法国人!”这一段中文开场白的发音虽然有点“半咸不淡”,但是也不得不佩服一个初学中文的法国人,能够在艰难的中文学习之途,努力努力再努力。 马修沙都在吉隆坡的同事都爱唤他“麦兜”,因为“麦兜”是他爱看的一部香港动画片中的角色。说起学习中文的典故,荧幕上可爱的“麦兜”并不是主要原因,真正的原因就如我们想象中,“浪漫法国人为女友学中文”! 他说,学习中文的缘起是为了华裔女友,希望因此多了解华人的文化和背景。“而另一个原因是中文的字形优美,我很渴望写得一手好字。” 马修目前在吉隆坡十五碑的马来西亚基督青年会修读第一阶段的中文对话课程,这项3个月的课程共有15堂课,全部课程分为三个阶段。“我班上有10位同学,包括5名华裔、两名印裔及两名巫裔,现在我已经上了9堂课,老师是以英文拼音的方法,教导我们使用惯用的汉语对话词句。” 由于法文的语文结构与中文大相迳庭,马修迄今都无法区分Z、C、S和ZH、CH、SH的发音,皆因发音太接近了,尤其是法文也没有这样的组合和发音。“但是,最困扰我的还是声调音符,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把我的头都搞大了!” 马修曾修过德语、拉丁语和英语,而中文是难度最高的语文。因此除了上课,他会利用其它形式,例如听儿歌、看周星驰电影、听中文广播台等方式来学习中文。 除了向女友讨教,华裔同事也是他日常生活的中文老师。“东方人对西方人学习中文都很赞赏,因此许多华裔都很愿意教导我,彼此的隔膜也消除了。” 马修上课的形式是连续上课数小时,通常经过一轮脑力激荡后,老师教的20个生字,他通常只记得五六个字。有鉴于此,他建议老师以活泼的教学方式教导外国人,例如通过话剧和歌曲等,学习过程才不会了无生趣。 “我上课都是在苦背生字,老师的教学例子也以亚洲为主,对于不了解亚洲历史文化的外国人会比较吃力,我主张老师多运用西方故事或历史为例,让外国人更有共鸣。” 此外,他认为,中文班最好由华裔老师教导,如此发音才会更加准确。不过,他表示,学习中文并不是苦差。由于法国的父母从小就训练孩子独立自主,也不会强迫孩子读书或干涉孩子的学习方向,因此学习新事物不会有压力,反之是一个乐趣。 他说,由于法国是单一民族的国家,人民使用中文对话的机会很少,只有到巴黎和马赛的唐人街可以听到中文,即使中国加入世贸后,当地学习中文并未掀起热潮。法国的华侨不多,只有4个地区的华人人数较多,包括波多尔、尼斯、土伦及里昂。“不过,新世代已经不抗拒学习其它语言,少数中学也已经开办语言课,学生可以选择第一、第二和第三语言的课程。”在法国,第一选择通常是英语,接着是德语、西班牙语或意大利语,第三语言是华语或日语。 他说,法国人一般对东方社会都有一些误解,例如每个华人都会耍功夫、华人都是好好先生、华人都是笑脸迎人……因此要改变这种错误的想法,要多了解华裔,学习中文是一个很好的起步。(来源/南洋商报,作者/丘明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