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搭起友谊之桥
——访新西兰路易·艾黎中文学校
绿树掩映之间,静静地坐落着一栋白房子,这便是新西兰最大的中文学校——“路易·艾黎中文学校”。“路易·艾黎中文学校”是很多华人感觉非常亲切的名字。上世纪早期,中国人民饱受战乱蹂躏之时,一位新西兰年轻人来到上海,涉足大西北,设法向中国民众提供帮助。他的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让中国人民深深记住路易·艾黎这个名字,使之成为中新友谊和文化交流的象征。 “我们的学校用路易·艾黎的名字命名,正是想传承这种对人类友谊的理解、对文化交往的诠释,”学校校长金强富对记者说。金强富早年从事教育,多年前来新西兰,深感当地华侨华人希望孩子学习中华文化的强烈愿望,遂在基督城创办了“路易·艾黎中文学校”。15年后的今天,学校已有40多个班次,学生500多名,不仅有华人,还有不少亚裔、欧裔和当地人。 “路易·艾黎中文学校”除了开办中、英文课程,还寓教于乐,举办各类活动,传播中华文化。学校举办中国画比赛、中国象棋、围棋比赛,过去几年连续参加基督城当地政府举办的文化节庆和文艺演出活动。学校还多次派学生参加中国国务院侨办举办的国际华人少年作文比赛,取得了优异名次。 回首“路易·艾黎中文学校”10多年的历程,金强富说,有华人的地方,中华文化就有传播的土壤,这是学校不断发展的基础。近年来,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的迅速发展,华人在新西兰不断增加,新西兰社会对汉语和中华文化需求强烈,汉语教育有广阔的前景。 目前,“路易·艾黎中文学校”还不是全日制学校。采访当天,几个外语班正在上课。透过窗口,看到几位亚裔主妇和孩子正认真朗诵课文。金校长说,到晚上,尤其周末,学校便热闹起来。夜校班上,能看到计划到中国旅游或做对华生意的学员;中文初级班上,各种肤色的孩子们高声朗读汉语课文;绘画班上,中国画令迷恋中华文化的学员兴趣盎然…… “看到这些,总能感受到文化传播的力量,”金强富说,“也让人感受到在新西兰开办中文学校的独特快乐。”(来源/新华网,作者/夏文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