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华文教育基金会


中文学校“小型联合国”搭建文化桥梁

2005年6月23日

    
    “走、走、走走走,我们小手拉小手,走、走、走走走,一同去郊游,阳光柔柔、白云攸攸,青山绿水,一片锦绣”,站在温哥华市杰美森小学中英双语班教室内,听着银铃般的歌声飘扬而来,仿佛身在太平洋彼岸的一间中文小学内,不同的只是眼前吟唱的学童肤色各异,宛若一个小型“联合国”。
    
    10年前参与创办双语班计划的教师陈徐蕊表示,当时杰美森小学学生人数逐渐减少,鉴于学区内亚裔居民日增,在家长建议下,该校尝试开办了中文课程,校长还亲率多位教师远赴开办中英文双语课程多年的亚省艾明顿市考察,此后逐步调整课程内容,在三年前正式推出了“中英双语班”,这种双语教学模式一路延续至今。
    
    杰美森小学的中英文双语班计划目前在卑诗省小学堪称独一无二,全校由四年级到七年级,共有5个双语班,学生约150人,专属教师五人。校长诺姆表示,这些学生来自大温哥华地区各地,虽然近年来北美各地涌现中文热,但该校学生人数持续平稳,未见大幅增长。诺姆认为,原因可能是该校这项双语计划知名度不足,仍靠民众口碑相传,因此今年起开始在主要英文报章上打广告,希望吸引更多不同文化背景学生前往该校就读。
    
    该校现有的双语班学生主要来自于三类人群:第二代或第三代华裔子弟、异族通婚家庭子女,以及其它族裔,而这类家庭中往往在父祖辈中曾有一、两位华裔先人。
    
    诺姆指出,其实在与这些学生家长沟通过程中,常会感受到他们希望通过中文学习,帮助子女和他们自己重新找回“文化联系”的心情,以及扩大文化视野的愿望。
    
    教师陈慧如表示,教授双语班多年,最大成就感还是来自于看到不同族裔学生能通过文字语言的学习深入了解另一个文化,“学中文也为自己打开人生另一扇窗口”。
    
    陈慧如说,在太平洋两岸文化贸易交流日趋繁密情况下,她衷心期盼双语教学在未来能获得更多公共资源的支持。(摘自美国世界日报)
    

 

 
·中文学校“小型联合国”搭建文化桥梁 (6-23)
·纽约“黄老师中文暑期班”招生 (6-23)
·35万人参观马来西亚南洋商报华文书展 (6-23)
·美国新罕州中校开设暑期夜间班 (6-23)
·美国南密中校举行毕业典礼 (6-23)
更多...
 
·世界汉语大会今年7月在北京举行 
·国际汉语教学志愿者需满足三项条件 
·中国提倡简体字 不反对海外华校用繁体字 
·新加坡教师:电脑教学激发学生学华文兴趣 
·澳大利亚首家孔子学院在西澳大学落成 
更多...
 
·第四届国际华文教育研讨会
·全美中文学校协会(CSAUS)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4年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
更多...
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北京华文学院、中国侨网 联合主办,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电话:88387449 Email: clef@clef.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