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华文教育基金会


南洋理工教授:新加坡华语非常有特色

2005年8月9日

    
    华声报讯: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中文系助理教授蔡志礼博士日前表示:“讲华语的新加坡人,千万不要妄自菲薄,觉得自己的华语不能跟北京比、跟台湾比。事实上,是不需要比,也不可能比的。因为语言是有生命的,地方环境不同,语言自然就不同了。”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消息,蔡志礼说,新加坡地小人多,加上多元种族相处,新加坡的华语很自然受到英语、马来话、印度话等外来语和福建话、广东话、潮州话、海南话等方言影响。像大杂烩的新加坡华语,其实非常有新加坡特色,已成了新加坡华人独特的语言“身份证”。
    
    他举“乐龄”、“怕输(福建话)心态”、“彷客(英文punk)”等为例,很多新加坡的自造词,已广泛被全世界华人使用。他说:“‘邯郸学步’是一个必须永远记取的历史惨痛教训。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的人应该盲目地仿效另一个地方的人说话的声调和模样,即使模仿的对象所说的话语是多么悦耳动听。”
    
    中国国家图书馆总馆节目部主任郑钢(45岁),非常同意蔡志礼的见解。他本身就是一个很快就放下自己的纯正华语“身段”、戴上新加坡华人独特的语言“身份证”的知识分子。郑钢毕业自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他说:“可以这么说,90%的中国读书人初来新加坡时,都对新加坡人讲的华语抱着鄙夷的态度。认为新加坡华人虽然是华人,华语却说得烂透了,他们不甘心自己的语言被污染。可是,过了几个月或一年光景,100%的中国人,都说起极有新加坡特色的华语。”他说:“语言既然是交流工具,为方便交流,何必坚持?”
    
    蔡志礼认为这个情况,就像身处一个大家都穿纱笼的环境,久而久之,一个经常穿西装大衣的人就会入乡随俗。他说:“华文华语已不属于全世界华人资产,而是属于全世界使用这个语文的人的资产。所有使用华文和华语的人,都有义务自行丰富这个语文。”不过,他同意现在的新加坡华语的确存在着语码混杂、粗糙低俗的现象,有必要像“十年清河”那样,用心清理,使它焕然一新。
    

 

 
·西日本华文教育者再次集会 (8-9)
·菲律宾华教人士:输财出力 振兴华教 (8-9)
·南洋理工教授:新加坡华语非常有特色 (8-9)
·美国波卡青少年夏令营圆满闭幕 (8-9)
·美国佛州珊瑚泉中校8月中旬开课 (8-9)
更多...
 
·第二届全球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大会在京开幕 
·2005海外华裔青少年夏令营在京开营 
·中国将从四方面大力推动对外汉语教学 
·世界汉语大会开幕 李长春会见各国代表 
·HSK已先后吸引40余万海外考生参考 
更多...
 
·第四届国际华文教育研讨会
·全美中文学校协会(CSAUS)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4年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
更多...
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北京华文学院、中国侨网 联合主办,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电话:88387449 Email: clef@clef.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