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华文教育基金会


沈启国夫妇 致力海外华语教学

2005年9月8日

    sh.jpg

    沈启国(左)、虞丽翔夫妇


    华声报讯:“许多在美长大的华裔孩子,小时候艰苦地学中文,曾说过:“I hate Chinese”。大部分原因,是中文教材不是从海外角度编写。”1997年创立“大华风采网”的沈启国、虞丽翔夫妇,多年来致力于推动华语教学,月前才自北京参加第一届世界汉语大会、第八届汉语教学研究会返回湾区。
    
    沈启国在台湾出生,1960年来美升学,就读宾州州立大学传播系期间,曾担任中文系教授、于右任先生之女于想想的助教,开启了对中文教育的兴趣。之后进入联合国总部工作,担任有关亚洲地区发展及支持工作。虞丽翔自台大外文系、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硕士毕业后,从事语文教学。
    
    沈启国说,“为了让自己四个孩子学好中文,找教材、想方法,才发现没有适合美国长大学童的中文教材,决定自己动手做。”刚开始的动机很简单,研发适用于美国孩子学习方式的中文教材,召集一批在美国教书经验、曾直接教外国孩子的老师担任主编,例如马冰如(马英九的三姊)等,编辑群里也有美国人。内容美术设计很卡通化,多以故事形式,导引学生进入语文世界,从小培养阅读好习惯。开发出的这套启发式互动教材,对象包括在美华裔儿童与学中文的各族裔学生,引起不错的回响。
    
    传统学习中文要先背生字,“大华风采”教导孩子先学沟通,简单的“我爱我的爸爸,我爱我的妈妈”,让三岁孩子容易朗朗上口。教材的主要编辑是虞丽翔,编排、编辑、美术、网站制作则在北京,设计理念,要美国式而非中国式。“教材中,没有传统式穿围裙的妈妈在厨房煮饭的画面,取而代之的是妈妈开车shopping;也没有爸爸在客厅看报纸,而改在计算机前。更符合美国文化。”虞丽翔说,学中文最好年龄是三岁开始,通过儿歌,光盘、计算机、网络故事,游戏卡、字卡学中文,教材依不同年龄分为三套,有幼儿园至二年级、三至六年级、七至八年级。
    
    孩子都最爱听故事,在“大华风采网”中,皆以故事为导引。
    
    小朋友可以在“天天可乐”单元中看到新故事;在“小小世界”翻阅儿童文学作家原创故事;“唐人街”读家喻户晓的中国名著、成语故事。也有幼童与网站互动学习中文,还能进入“故事接龙”,自己给故事新结局。
    
    目前使用“大华风采”中文教材的家长和教师分布在美国各城市和亚洲多个地区。
    


 

 
·华裔家长:学中文有“优速法” 适用ABC (9-8)
·美圣塔蒙尼卡市华人不多 中文学校有声有色 (9-8)
·沈启国夫妇 致力海外华语教学 (9-8)
·学中国文化:美国新泽西桑郡精英小学招生 (9-8)
·菲律宾第十二届汉语水平考试(HSK)开始报名 (9-7)
更多...
 
·中文列大学预科学分:美众多高中愿开中文课 
·推动华文教育 日本新华侨提案中国人大 
·全球汉语热 对外汉语教师奇缺 
·综述:海外汉学学术研讨渐受关注 
·第六届世界华人小学生作文大赛在京颁奖 
更多...
 
·第二届全球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大会
·第四届国际华文教育研讨会
·全美中文学校协会(CSAUS)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4年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
更多...
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北京华文学院、中国侨网 联合主办,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电话:88387449 Email: clef@clef.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