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华文教育基金会


何厚铧访华侨大学瞩澳门学生珍视大好时光

2005年9月9日

    
    华声报讯:中新社消息,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华侨大学副董事长何厚铧9月8日下午访问华侨大学,与200多名澳门学生代表见面座谈,叮嘱澳门学生应珍视多姿多彩的大好时光,好好学习,将来成为澳门社会的有用之才。
    
    国务院侨办副主任、华侨大学副董事长刘泽彭专程从北京到华侨大学迎候何厚铧。
    
    下午3时15分,当何厚铧一行抵达位于厦门集美的华侨大学华文学院时,华大师生以最隆重的礼仪热烈欢迎。
    
    随后,何厚铧与200多名正在华侨大学就读的澳门学生代表见面。他说,看到澳门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他感到骄傲和自豪。他叮嘱澳门学生应珍视多姿多彩的大学时光,好好学习,将来成为澳门社会的有用之才。
    
    澳门学生代表向何厚铧汇报了澳门学生在华侨大学的学习生活情况,他说,在华大多元文化的校园氛围中,澳门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快乐地成长。并感言道:“华侨大学虽说不是内地最好的大学,但却是最适合澳门学生的大学”。
    
    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华侨大学已经为澳门培养了两千五百多名高级专门人才,为澳门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成立于1983年的华侨大学澳门校友会,是澳门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大学校友会之一。
    
    1997年,华侨大学开始在澳门开设兼职硕士研究生课程,2001年开始在澳门招收兼读制博士研究生,送教到澳门,更好地为澳门的经济社会服务。迄今,华侨大学已在澳门当地开展了研究生教育和本专科成人教育,满足了澳门在职人士进一步学习的需求。
    
    目前在华侨大学就读的澳门学生有500多名,澳门学生已成为华侨大学境外学生中的主力军和活跃群体。
    
    全国政协委员、华侨大学校长吴承业教授表示,该校将继续竭尽全力为澳门社会培养专门人才。
    
    何厚铧还回答了澳门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与全体澳门学生代表合影留念。
    *何厚铧访华侨大学瞩澳门学生珍视大好时光
    
    华声报讯:中新社消息,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华侨大学副董事长何厚铧9月8日下午访问华侨大学,与200多名澳门学生代表见面座谈,叮嘱澳门学生应珍视多姿多彩的大好时光,好好学习,将来成为澳门社会的有用之才。
    
    国务院侨办副主任、华侨大学副董事长刘泽彭专程从北京到华侨大学迎候何厚铧。
    
    下午3时15分,当何厚铧一行抵达位于厦门集美的华侨大学华文学院时,华大师生以最隆重的礼仪热烈欢迎。
    
    随后,何厚铧与200多名正在华侨大学就读的澳门学生代表见面。他说,看到澳门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他感到骄傲和自豪。他叮嘱澳门学生应珍视多姿多彩的大学时光,好好学习,将来成为澳门社会的有用之才。
    
    澳门学生代表向何厚铧汇报了澳门学生在华侨大学的学习生活情况,他说,在华大多元文化的校园氛围中,澳门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快乐地成长。并感言道:“华侨大学虽说不是内地最好的大学,但却是最适合澳门学生的大学”。
    
    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华侨大学已经为澳门培养了两千五百多名高级专门人才,为澳门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成立于1983年的华侨大学澳门校友会,是澳门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大学校友会之一。
    
    1997年,华侨大学开始在澳门开设兼职硕士研究生课程,2001年开始在澳门招收兼读制博士研究生,送教到澳门,更好地为澳门的经济社会服务。迄今,华侨大学已在澳门当地开展了研究生教育和本专科成人教育,满足了澳门在职人士进一步学习的需求。
    
    目前在华侨大学就读的澳门学生有500多名,澳门学生已成为华侨大学境外学生中的主力军和活跃群体。
    
    全国政协委员、华侨大学校长吴承业教授表示,该校将继续竭尽全力为澳门社会培养专门人才。
    
    何厚铧还回答了澳门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与全体澳门学生代表合影留念。

 

 
·美库柏蒂诺中秋园游会:重视家庭和睦子女教育 (9-9)
·何厚铧访华侨大学瞩澳门学生珍视大好时光 (9-9)
·孤身三渡太平洋 13岁华裔少年回国学母语 (9-9)
·专家:阻子女入歧途 两代沟通甚重要 (9-9)
·香港幼儿教育家力倡母语教学 (9-9)
更多...
 
·推广华文教育成为海外华文媒体重要使命 
·中文列大学预科学分:美众多高中愿开中文课 
·推动华文教育 日本新华侨提案中国人大 
·全球汉语热 对外汉语教师奇缺 
·综述:海外汉学学术研讨渐受关注 
更多...
 
·第二届全球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大会
·第四届国际华文教育研讨会
·全美中文学校协会(CSAUS)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4年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
更多...
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北京华文学院、中国侨网 联合主办,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电话:88387449 Email: clef@clef.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