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华文教育基金会


四管齐下营造新加坡华文学习环境

2005年6月20日

    
    文/卓亚棣
    
    李光耀资政60多年来孜孜不倦,认真勤学华文。他坚韧的意志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真是令人佩服。这种难能可贵的学习态度,给华族学生树立了良好的典范。
    
    在新加坡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新一代华族子弟,不会书写英文或讲英语的人已经很少,但不谙华文,或没有能力使用华语交谈的却越来越多。
    
    与其让华族学生为学习华文而面对压力和承受痛苦,不如现在就未雨绸缪,让他们早日做好准备。只要有决心、要掌握我们的母语,根本不成问题。
    
    但如果要让华文达到较高的水平,成为有能力继承文化薪火的人,便仍需靠自己不断努力进修。我建议四管齐下,营造一个重视华文的学习环境,重新培养学习母语的风气。
    
    首先,我们有什么样的家庭,就会出现什么样的国家。身为华族,我们有责任和有义务维护自己的民族自尊和培养民族自信。在家里,应该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讲华语的环境,让孩子知道自己是华族,而不是洋人。
    
    接着,传媒这种影响深远的精神食粮,便须负起一定的责任。
    
    基本上,作为平面媒体的《联合早报》应该能满足华文读者的需求,但电视媒体却相当令人失望。目前,许多草根性的电视节目,并没有任何语言规范,这些节目在黄金时段播映,对于许多还没有建立好华文基础的人,例如儿童和学生,都可能会带来负面的影响。为了要让孩童、学生学好母语,电视节目的语文素质一定要有所提升。
    
    第三,学校的华文教学对每个华族学生都非常重要,所以便须维持一定的水平。毫无水平的华文课程,上了等于没上,学了也会感到英雄无用武之地,到头来华文水平还是低落。因此,我们不应该降低华文程度、削减教材去迎合那些对华文没有好感的学生。
    
    如果不投入感情去培养学习华文的兴趣,最终仍不可能让学生学好华文。因此,华文教师的语文造诣、文化素质、驾驭语文的能力,都是培养学生学习华文的关键。如果教师素质偏低,便应该给予培训,鼓励他们进修华文,以达到应有的水平,才不致误人子弟。
    
    第四,我们目前的教育政策是以英文为主导,政府应该要奖励双语人才,从而激发学生勤奋学习华文,让我们这个多元文化社会散发魅力,也使大家生活的更多采多姿。(来源/新加坡联合早报)
    
    
    

 

 
·在巴黎感受中西文化 (6-20)
·美国马州黎明中校庆祝建校10周年 (6-20)
·美华裔官员吁中文学校积极争取专款补助 (6-20)
·北加州中文学校联合会选出新一任会长 (6-20)
·美国喜市中文学校举办学习成果展 (6-20)
更多...
 
·世界汉语大会今年7月在北京举行 
·国际汉语教学志愿者需满足三项条件 
·中国提倡简体字 不反对海外华校用繁体字 
·新加坡教师:电脑教学激发学生学华文兴趣 
·澳大利亚首家孔子学院在西澳大学落成 
更多...
 
·第四届国际华文教育研讨会
·全美中文学校协会(CSAUS)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4年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
更多...
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北京华文学院、中国侨网 联合主办,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电话:88387449 Email: clef@clef.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