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华文教育基金会


学生作文“新八股”折射汉语窘境

2005年8月9日

    
    7月30日,由国内15所名校中文系联合发起的“第二届全国语文之星夏令营”落下帷幕。在为期5天的活动中,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名高中语文爱好者,接受了15所名校的文学院院长或中文系主任的“零距离”考核。考核的结果并不令人欣喜。学生用语的高度一致性,令教授们失望。缺少个性化的语言,几乎成了目前中学生作文的一个通病,“痛,并快乐着”、“将……进行到底”、“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等语言的泛滥,无异于一种新八股。有着几千年活力的汉语言,为何在现代化的今天变得如此干瘪无味、面目可憎?从语文之星夏令营可以窥见一斑。
    
    在语文之星论坛上,某著名大学中文系副主任让学生用“兰”字组词。现场的中学生们踊跃答题,但答案多重复,“木兰”、“兰花”,没说几个词之后,“AC米兰”、“兰带啤酒”等词开始跳出,引起了一阵哄笑。该副主任哭笑不得之后,举出了“兰颐”“兰章”“兰友”等形容风度翩然、文章上乘、品格优秀的词,学生们频频点头。
    
    多么“生动”的一幕!这一幕正是我们的教育把汉语变得无趣,把汉语答案格式化、标准化的真实写照。在笔者看来,“AC米兰”和“兰带啤酒”都是颇有想象力的造句,是值得夸奖和鼓励的。教师不妨告诉孩子们“米兰”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花,AC米兰又是一支怎样的足球队,意大利的米兰城又是怎样一座城市,甚至还可由米兰谈到写作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米兰·昆德拉,以及他那句很著名的希伯来格言:人们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这才是一种有趣的、值得提倡的语言教育理念,而不是任由“一阵哄笑”扼杀学生鲜活的思想,甚至用“哭笑不得”表达一种否定的意蕴。
    
    这些年,不断传出小学语文考试难倒硕士博士甚至博导的新闻。这样的新闻不仅不能说明我们小学的语文教学达到了一种高水平,而恰恰说明了我们的母语教育在追求一种和数理化一样的标准答案。说“美丽”得3分,答“漂亮”得0分,说“高兴”得满分,答“快乐”倒扣分。美丽和漂亮,高兴和快乐有着非此即彼的区别吗?没有!“兰颐”固然“风度翩然”,但“AC米兰”就应该被汉语抛弃吗?显然不能。
    
    语文之星夏令营是面镜子,我们的一些专家、教授、博导是不是也应该从这面镜子中照照自己,看看自己的教育理念是否有值得改进的地方,而不要老是用镜子照那些学生们,看他们这也不满意,那也不合格呢?其实,只要不用古板的语言教条来约束他们,让他们多自由体会汉语的美感和快乐,那么,繁荣母语教育并非遥不可及。(欧木华/解放日报)
    

 

 
·西日本华文教育者再次集会 (8-9)
·菲律宾华教人士:输财出力 振兴华教 (8-9)
·南洋理工教授:新加坡华语非常有特色 (8-9)
·美国波卡青少年夏令营圆满闭幕 (8-9)
·美国佛州珊瑚泉中校8月中旬开课 (8-9)
更多...
 
·第二届全球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大会在京开幕 
·2005海外华裔青少年夏令营在京开营 
·中国将从四方面大力推动对外汉语教学 
·世界汉语大会开幕 李长春会见各国代表 
·HSK已先后吸引40余万海外考生参考 
更多...
 
·第四届国际华文教育研讨会
·全美中文学校协会(CSAUS)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4年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
更多...
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北京华文学院、中国侨网 联合主办,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电话:88387449 Email: clef@clef.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