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院在新加坡成立的意义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经济的飞速发展,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世界各地学习华语的人也越来越多。据非正式统计,把华语当作外语来学习的人,已经超过1亿,这实在是一个惊人的、可喜的数字。 为了适应整个世界对于华语学习的需求,同时也为了推广汉语文化,中国政府“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简称“汉办”)计划在全球范围内成立100所孔子学院。 孔子学院是一个非盈利性的社会公益机构,其主要目的不在于牟利,也不提供学历,最重要的是,给世界各地的华语学习提供规范、权威、实用的华语教材,给学习华语者提供一个值得信赖、物有所值的正规进修、学习渠道。 在国外设立专门机构教授本国语言同时也推广文化,已经成为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例如:英国有文化协会,法国有法语联盟,德国则有歌德学院。 第一所孔子学院已经于2004年11月在韩国成立,全球目前已有26所孔子学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孔子学院是其中之一。 孔子学院的成立,对于政府多年来着力推广华英双语教育,且四分之三人口为华人的新加坡来说,具有深远、重大的意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华语热中,新加坡的孔子学院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给本地的中小学教师提供有系统、高素质且内容丰富多样的进修与培训,同时也给其它国家学习华语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新加坡独具的双语优势,以及多元种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特色,对于来自某些国家或者有特殊背景、特殊要求的华语学习者,也许更有吸引力。(作者:王文献/来源:新加坡联合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