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艺术:理解与宽容
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宽容作为一门教育艺术并不是有些人说的放纵不管,而是在严格要求的前提下,保护教育对象的自尊心,使其从心灵上深刻反省自己的一种教育的技巧,她的使用要有一定的教育基础和一定的教育情景。 曾经读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年轻人去别人的菜园里偷菜,被菜园的主人看到了,可是菜园的主人却不制止,反而转身就走。年轻人认为菜园的主人要去告诉官员了,就连忙赶上去。不料菜园的主人进了自家的门,还把门关上了。年轻人想了想,上前敲门,门开了,年轻人向菜园的主人说:“我被你看见了。”菜园的主人说:“看见了什么?我今天连门都没有出。”“是被你看见了,偷你的菜。”年轻人说:“我现在没法做人了。”菜园的主人笑道:“你说什么话?咱们是一个村的人,你只是想知道我那菜为啥长得那么漂亮,对吗?我那菜,好看,也好吃,不信?你先尝尝。”说着,菜园的主人去厨房里抱出两棵菜,硬是塞到了年轻人的手里。后来,这个年轻人成了众口称赞的具有好品行的人。 由此我又想起了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生的事:说的是一年级有个女孩子叫季娜,她的祖母病得很厉害,季娜想给祖母采朵鲜花,使老人在病中得到一些欢乐。但是,时值严冬,到那里去找鲜花呢?学校的暖房里有许多菊花,其中最美的一朵是全校师生都极为喜爱的“快乐之花”。季娜一心想着病重的祖母,竟忘了学校的规定,大清早走进了暖房,摘下了那朵“快乐之花”。正当这时苏霍姆林斯基走进了暖房,他看到了季娜手里的菊花,大为吃惊。但是,他注意到了孩子眼睛里那无邪的、恳求的目光。问明情况后,异常激动的他非但没有责怪季娜,反而让季娜再采三朵带回去。并对季娜说:“你再采三朵,一朵给你,为了你有一颗善良的心,另外两朵送给你的父母,为了他们教育出了一个善良的孩子。”从苏霍姆林斯基的充满深情的话语中,我们感受到一位教育家的教育艺术。花是美的,学校的规矩也是重要的。但教育家看到的是比花更重要的一片爱心!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成功之处是教育家对于纯真孝心的爱怜与爱护,对于人关心人的真情的肯定与鼓励,对于善良的心的赞叹和褒奖。还有是对教育的真谛、教育的最美好的追求就是培养具有美好心灵的人的深刻理解。泰戈尔说:“爱是理解的别名”,我们要清醒地意识到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我们所面对的希望的明天,学会宽容与理解吧!真正理解教育工作者的崇高职责,才有可能于一言一行之微,渗透丰富的情感,饱含师爱,只有对学生感情真挚、炽热的教师,才有可能洞察学生的心灵,理解其心意,发现其美好之处,不论惊喜或微笑,赞叹和同情,批评和鼓励,都将永远铭记学生的心中,成为他们前进的力量! 作为一名家长也好,教师也好,怎样学会宽容呢?我的理解要从三个方面做起,首先是态度上的宽容,当孩子有错时,一定要心平气和地和孩子沟通;其次时时间上的宽容,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冷处理”,并不是所有的教育都需要“趁热打铁”,要有时间让孩子在宽容的氛围里反省;再次是处理上的宽容,我上面举的两个事例就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你不妨一试。(来源/匈牙利新导报,作者/中匈双语学校 肖远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