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华文教育基金会


一脉相承

2005年6月6日

    
    文/一泓
    
    女儿看书的样子,是我年少时候的翻版。一书在手,就已经浑然忘我,一直要到把书看完为止。
    
    那天,一家人去MEGAMALL,为孩子们即将到来的新学年购买学习用品。女儿喜欢的一本最新的儿童杂志刚好有货,当即就买了一本。杂志在手,女儿就在拥挤的书店里读了起来。她的身边,人来人往,络绎不绝。但是,这丝毫也没有影响到她的阅读兴趣,她就这样站着,一页一页地翻书。如果这情形发生在家里,她可能会坐着,或者躺着。总之,姿势不拘。她会保留一种阅读的姿态,一直到她把书读完。
    
    我不知道,阅读的兴趣和方式是否会遗传。我年少的时候,也是这般读书,我在女儿的年纪,严格说来没有什么书好读。文革还没有过去,我们所能接触到的,只是一些小人书。那还是父亲由于画画的需要,保留下来的《红楼梦》和《西游记》之类。对这些小人书,我们爱不释手,一遍一遍地翻阅,一直到小人书负面的角起了卷。
    
    有好书读是上了初中以后。文革结束,出版社开始把以前的一些禁书开禁发行。至今人们还记得,新华书店发行禁书时的盛况。人们凌晨时分就在书店的门口排队,担心来晚了买不到好书。父亲也加入到购书的行列中,购得好书若干。双手捧着,宝贝一样地回家。我是那时开始看《儒林外使》、《拍案惊奇》、《茶花女》等中外名著的。我一头扎进名著堆里,和今天的女儿毫无二致。通常的状态是,走路看;睡觉看;上课看。上课的时候,特意挑选了一张破了一个洞的书桌,看名著的时候,把书页凑近破洞,然后移动书本,一行行看过去。所以,课堂上老师看我是专心致志,其实都没有学进去。考试的成绩还算不错,主要靠的是小聪明。
    
    看见女儿读书的模样,不禁想起自己从前的样子,仿佛时光倒流……(来源/菲律宾世界日报)
    
    
    

 

 
·李光耀出书谈“华语学习心得” (6-6)
·马克思故乡说中文 (6-6)
·500多洋考生首次参加“中国高考” (6-6)
·纽约举行儿童中文朗诵比赛 (6-6)
·美国波士顿忠义学校暑期班开始招生 (6-6)
更多...
 
·13亿美元劝学中文 美华社积极响应 
·美国华文报纸肯定美中文化接触法案 
·中国崛起 汉语走红全球 
·第六届世界华人少年作文比赛结果揭晓 
·中南半岛:缅甸华教呈多元化恢复态势 
更多...
 
·第四届国际华文教育研讨会
·全美中文学校协会(CSAUS)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4年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
更多...
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北京华文学院、中国侨网 联合主办,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电话:88387449 Email: clef@clef.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