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华文教育基金会


服饰与人物代称

2005年6月23日

    
    古代的服饰以颜色、材料或质地等鲜明的特征,显示了穿者的尊卑贵贱或性别职业,故不少服饰词语成为某类人物的代称,有的甚至通用至今。
    
    黔首:秦时平民用黑巾裹头,故代指平民。
    
    巾帼:古代妇女戴的头巾,故代指妇女。
    
    黄冠:黄色的束发之冠。因是道士的冠饰,故代指道士。
    
    金貂:汉以后皇帝左右侍臣的冠饰,故代指侍从贵臣。
    
    黄衣:道士穿的黄色衣服,故代指道士。
    
    布衣:麻布之类的衣服。因布衣是平民的衣着,故代指平民。
    
    青衣:古代婢女多穿青色衣服,故代指婢女。
    
    白丁:古代平民着白衣,故以白丁称呼平民百姓。或以白衣、白身称之。
    
    青衿:也作青襟,古代读书人常穿的衣服,故代指读书人。
    
    黄裳:太子的代称。
    
    韦带:熟牛皮制的腰带。普通平民系韦带,故代指平民。
    
    缙绅:古代士大夫大带子下垂的部分叫绅,笏插在皮带与带子之间叫缙(也作搢),所以缙绅代称高官。
    
    夫:褐是麻毛织品,质地较次,是穷苦人穿的衣服。褐夫代指贫民。
    
    裙钗:唐以后用裙钗代指妇女。
    
    袍泽:古代士兵穿的衣服,故代指将士、战友。
    
    左衽:古代衣襟又称为衽,襟要向右掩。左衽指襟向左掩,用左衽代指不服朝廷的远方敌人。
    

 

 
·美国督学与学监代表团访问国家汉办 (6-23)
·汉语水平考试(旅游)通过鉴定 (6-23)
·中文学校“小型联合国”搭建文化桥梁 (6-23)
·纽约“黄老师中文暑期班”招生 (6-23)
·35万人参观马来西亚南洋商报华文书展 (6-23)
更多...
 
·世界汉语大会今年7月在北京举行 
·国际汉语教学志愿者需满足三项条件 
·中国提倡简体字 不反对海外华校用繁体字 
·新加坡教师:电脑教学激发学生学华文兴趣 
·澳大利亚首家孔子学院在西澳大学落成 
更多...
 
·第四届国际华文教育研讨会
·全美中文学校协会(CSAUS)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4年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
更多...
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北京华文学院、中国侨网 联合主办,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电话:88387449 Email: clef@clef.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