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华文教育基金会


《清明上河图》

2005年9月26日

    
    中国人有在值得收藏的书画作品上作题跋、盖收藏印章的习惯,现存的很多古代名人作品上都有不同时期的收藏家、艺术家留下的印迹。一般来说,题跋、藏印越多的作品,其艺术价值就越高。中国有这样一幅名画:上面有许许多多人的题跋,盖有密密麻麻的鉴藏印章,可见它经过了许多官方和私家收藏者之手。这幅画就是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它历经八、九百年的岁月沧桑,饱经劫难,有的收藏者为其而遭不幸,作品终于被保存至今。
    
    《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宋代画家张择端。张择端是山东人,早年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学习绘画,后为北宋画院画师。虽然有关他的记载很少,但这幅了不起的作品,使后人永远地记住了他。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绢本设色长卷,高248厘米,长528厘米。图中描绘的是北宋都城汴京在清明时节的繁华热闹的景象。清明上河是当时的民间风俗,像今天的节日集会,人们借清明时节参加商贸活动。全图规模宏大,结构严谨,大致分为三个段落:第一段是市郊景画,第二段是汴河,第三段是城内街市。
    
    画的内容首先是汴京郊外的景象:农民在田里耕作,有钱人扫墓归来;路上,驮队、挑夫、骑马坐轿的各色人物正匆匆进城。
    
    接下去是最精彩的部分——汴河:汴河上的拱桥如一道彩虹,桥上行人如潮,熙熙攘攘,摩肩接踵;桥下舟楫相竞相争。画作里许多细小情节刻划得极有情趣,如桥头一匹惊马造成险情,毛驴被惊吓,好奇的人在围观。
    
    接着又描绘汴京的街市。汴京作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中官府衙门、民居宅院、作坊店铺、茶肆酒楼,屋宇错落,林林总总;街上车水马龙,九流三教,应有尽有,百业兴隆,热闹非凡。画面布局有张有弛,形成鲜明的节奏感。画家通过对汴京城内建筑、商贸、交通、运输几个方面的描绘,再现了北宋都城的繁华和发达。
    
    《清明上河图》中画有550余人,各种牲畜60多匹,木船20多只,房屋楼阁30多栋,推车乘轿也有20多件。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为历代古画中所罕见。可贵的是,画中每个人物、景象、细节,都安排得合情合理,疏密、繁简、动静、聚散等画面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达到繁而不杂、多而不乱,充分表现了画家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高度的艺术修养和表现能力。
    
    《清明上河图》既是一件伟大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珍品,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北宋大都市的商业、手工业、民俗、建筑,交通工具等丰富的形象资料,因此具有历史文献的价值。
    
    
    

 

 
·美国会图书馆中文部:华人传统不可丢 (9-26)
·法国首家孔子学院将成立 明年1月开学 (9-26)
·180国学生网上免费学汉语 (9-26)
·美国奥兰多中华学校举办26周年校庆活动 (9-26)
·曼谷华人高度关注中国广西图书展 (9-26)
更多...
 
·日本企业对精通中文人才趋之若鹜 
·刘泽彭:中国热为全球华文媒体带来历史机遇 
·推广华文教育成为海外华文媒体重要使命 
·中文列大学预科学分:美众多高中愿开中文课 
·推动华文教育 日本新华侨提案中国人大 
更多...
 
·第二届全球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大会
·第四届国际华文教育研讨会
·全美中文学校协会(CSAUS)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4年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
更多...
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北京华文学院、中国侨网 联合主办,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电话:88387449 Email: clef@clef.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