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华文教育基金会


浙江西塘:文脉未断的千年古镇

2004年12月8日

    

xt.jpg


    华声报讯:小桥流水、帮岸水阁、石板小街、斑驳老墙。走进江南古镇西塘,看到的不仅是大规模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更惊喜于这里未断的文脉。在这古老的明清建筑中,至今还居住2800多户居民,保持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

    
    位于江浙沪三地交界处现属浙江嘉善县所辖的西塘镇,从春秋时伍子胥在这里兴修水利算起,一直是吴越文化的交汇处。明清时这里文化兴盛一时,共出现过19位进士、31位举人。现代诗人柳亚子也喜欢常来这里吟诗聚友并在这里发展了17名南社社员。古镇历经千年沧桑,至今还保留着25万多平方米的明清传统建筑群,细数西塘特色,“桥多、弄多、廊棚多”,其中最长的沿河廊棚有600多米,且风貌古旧,为水乡古镇所少见。
    
    风貌和文脉是一个古镇的灵魂,有些地方看似保护的很好,但文脉气息已经断了,整个古镇人去楼空,青石板小街上,怎么也嗅不到一丝家居油烟的气味,砖木老屋里,怎么也闻不出几缕经年累月的陈腐的气息。走进西塘,可以看到这里的保护方式是坚持让居民生活依旧在古镇区内,保护区内可见炊烟,可闻鸡鸣,可以与生活在景中的居民交流互动,可以捕捉到飘逸在古镇内的江南风情和文化风韵,感受到活着的江南古镇真实的状态。
    
    嘉善县西塘镇旅游文化开发有限公司宣传部董晓晔说,古建筑的保护仅仅是保护了一个“形”,而“文脉”的保护才是古镇保护的“神”。而这神韵的体现,需要有人的活动,为了让这里的居民安心生活在这祖祖辈辈居住的地方,近年来,西塘镇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以及国内有关方面的帮助下,先后投资4000多万元开展了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目的的环境综合整治,完成古镇老宅内电力、电信、和有线电视等设施建设,并增设污水管道,为街区居民享用现代卫生设施提供便利条件。为了防止旅游开发导致商业性的破坏,西塘镇吸取有的江南古镇几乎家家开店做生意的教训,严禁古镇区内建筑破墙开店的商业性活动,保持古镇淳朴的原真性。
    
    据了解,西塘镇不迁居民和严格限制过滥商业活动的保护模式,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以及国内专家的赞扬和充分肯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还把将西塘等4个古镇一同增补入世界遗产预备清单。西塘,这座“生活着的千年古镇”,与世界遗产更亲近。
    


 

 
·美国中学生痴迷中国文化 (5-10)
·中国文字研究机构落户北京高校 (5-10)
·美国洋学生比试中文口才精彩纷呈 (5-10)
·“日本人中文作文比赛”开始征稿 (5-10)
·暨南大学筹建海外华语研究中心 (5-10)
更多...
 
·孔子学院建设工作座谈会在武汉召开 
·马来西亚国小教华文 华小师资不会受影响 
·中文热席卷美国 
·教学计划奏效 新加坡学生学华文兴趣大增 
·华文教育迎来春天 
更多...
 
·第四届国际华文教育研讨会
·全美中文学校协会(CSAUS)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4年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
更多...
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北京华文学院、中国侨网 联合主办,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电话:88387449 Email: clef@clef.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