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徽菜”期待重振昔日雄风
华声报讯:中新社报道,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徽菜,在历史上曾与“徽商”一道名贯大江南北。如今,百年徽菜正期待重振昔日雄风。 徽商纵横明清数百年,是中国最负盛名的商帮之一。徽商所到之处,也带来了家乡徽州一带的菜肴,并呈示范效应,而徽菜也以它独特的烹调理念和口感备受欢迎。 即使在上世纪初,徽式菜馆也遍布上海、武汉、苏州、南京等地。徽菜名馆“大中国”、“大中华”、“同庆楼”等曾一时红遍中国。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安徽经济实力和推广的原因,较之发展迅猛的“川菜”、“粤菜”,“徽菜”渐呈式微之势。 在今日安徽省会合肥,经营川菜和粤菜的饭店随处可见,徽菜馆只是零星散落。而据业内人士考察,其中还有很大一部分只是打着“徽菜”旗号招揽食客,所烧徽式菜肴并不地道。而在全国,徽菜馆更是无法与川菜、粤菜等饭店相比。 徽菜今日的低迷状态是否意味着徽菜将淡出餐饮市场呢?《中国徽菜》杂志主编、安徽省烹饪协会秘书长马邦山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马邦山说,徽菜在原料、配料和烹调方法上更符合现代人的饮食理念,这使得它与其它菜系相比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在原料上,徽州地处山区,独特的气候孕育丰硕物产。仅徽州一地,竹笋就有十七种之多、淮南又是豆腐之乡,所用配料皆是上等绿色食品;在配料上,徽菜重原味,常以自制火腿和豆酱作配料,符合现代人的健康理念;烹调方法上,徽菜好烧、炖、焖、蒸,加之独有的药膳配方,在营养学上保证了原料的营养成分不受损害。 在去年举行的第五届中国烹饪大赛上,安徽31名参赛大厨,共获九枚金牌、十枚银牌、九枚铜牌,也从侧面反映了徽厨的实力。 有着如此众多的优势,徽菜馆的投资价值也显现出来。据悉,北京一地产商就在北京投资两千万元兴建了一座高档徽菜餐馆,生意相当火爆,在广州、海南、上海、南京等地的徽菜馆也渐渐多了起来。 马邦山说,徽菜还有很多的底蕴没有被挖掘出来,品牌整合和营销宣传的力度不够,若政府部门积极引导,并把徽菜作为一项产业来抓,发挥其产业链延伸作用,培养新型餐饮营销人才,不仅徽菜重振雄风指日可待,还能有效带动经济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