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华文教育基金会


客家春节:百种小吃“闹”新春

2005年2月17日

    
    华声报讯:新华网报道,春节,在客家人最早的集散地和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之一——江西赣州,人们随处可以感受到浓郁的客家乡音、乡情和乡貌。上百种流传数百年的客家小吃,尽显原汁原味的客家风情。
    
    在赣州安远县凤山乡东河村,春节期间就举行了“吃百家、闹新春”的客家小菜“竞吃”活动。每家每户张灯结彩,门口贴着大红的对联,院里摆着各种精心调配的客家传统茶点,有状元红、珊瑚条、糖米泡、麻元、麻通、桃酥、柿饼、笑枣等,还有蒸制的各种菜米果、艾米果、灰水米果、元宵、千层饼、壮阳糕,有油煎芋包、薯包、菜饺、牛舌头、豆巴、花生巴、油糍,还有黄年米果、米冻、麻糍、珍珠粉等,花色品种繁多,颜色各异,口味不同。
    
    村民唐雄华是地地道道的客家人,2004年世界客属第十九届恳亲大会在赣州举行时,他还作为县代表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属乡亲献上传统美食手艺。做为本次“竞吃”活动的民间评委之一,他说,客家先民迁徙南移、拓荒垦殖,保持了以大米为主,杂以番薯、豆麦等的日常饭食习惯。别看花色繁多,但都是取材简便的大米、干果,或保存期较长、实用的腌腊制品。
    
    客家家常小吃中还有各种素菜值得一赞。客家人将萝卜、白菜、芥菜、辣椒、茄子、南瓜等做成倒菜、腌干末子、泡菜、萝卜干;还有水豆腐、黄豆腐、卜干、霉豆腐、煎豆腐、霉豆子、豆豉等各类豆制品。
    
    “尽管客家人以前由于生活所迫,缺乏肉食,更不讲究花色菜谱,但保存下来的各种便于留存、口味独到、成本低廉的风味小吃,又充分表现了客家人的聪明智慧和乐观向上,”唐雄华认为。
    
    地处赣江和东江源头的赣州,全市830多万人口中90%以上是客家人,在全市18个县(市、区)中就有17个纯客家人县(市)。

 

 
·美国中学生痴迷中国文化 (5-10)
·中国文字研究机构落户北京高校 (5-10)
·美国洋学生比试中文口才精彩纷呈 (5-10)
·“日本人中文作文比赛”开始征稿 (5-10)
·暨南大学筹建海外华语研究中心 (5-10)
更多...
 
·孔子学院建设工作座谈会在武汉召开 
·马来西亚国小教华文 华小师资不会受影响 
·中文热席卷美国 
·教学计划奏效 新加坡学生学华文兴趣大增 
·华文教育迎来春天 
更多...
 
·第四届国际华文教育研讨会
·全美中文学校协会(CSAUS)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4年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
更多...
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北京华文学院、中国侨网 联合主办,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电话:88387449 Email: clef@clef.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