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相声回归小剧场
华声报讯:新华社报道,一提起传统相声,很多人都会想到侯宝林、马三立大师。如今电视里演员们鞠躬作揖、又蹦又跳,可观众就是难以发笑。很多观众说:“现今的相声是一杯水,淡而无味。” 而近来一些时期,相声开始悄无声息地回到京津地区的茶馆、小剧场。多年没有机会登台演出的老演员,开始了马不停蹄的演出;一些几十年的老段子,重新发掘出来。一些相声艺术家感叹地说:“在这里演出不单是为了挣钱,更主要的是将这些传统的相声段子说给观众,让观众了解相声的魅力和内涵。” 中国大戏院位于天津最繁华的劝业场附近,每晚的相声小剧场只收10元门票。石磊经理说,小剧场每天有评戏、大鼓等多个表演专场,但相声专场是最受欢迎的,每次都座无虚席。 天津市哈哈笑艺术团是活跃在天津茶馆剧场里的主要民营表演团体之一,宋勇团长说,艺术团1987年成立时还演出相声,随后就断了很长时间,直到1999年才重新组织演员,开始演相声专场。为了吸引观众,艺术团整理出了100多个传统段子,又创作了20多个新段子。现在来茶馆听相声的人越来越多。这个团平均每年要演出300多场,最繁忙的时候一个月要安排近40场演出,还经常接到邀请下乡或远赴外省市演出。 跟着相声回归茶馆的,还有一大批兴致高昂的观众。据了解,如今的相声听众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据哈哈笑艺术团粗略统计,如今87%的观众是30岁左右的年轻人,其中还有不少大学生。在天津市河东区一家企业工作的小雷带着女朋友逛街时,无意中发现了相声专场的广告,第一次踏进小剧场的他对这里非常新鲜,他说,看电视表演与听小剧场相声的感觉迥然不同,就像喝可乐与品茶一样,电视给人感官刺激很强,但过于花哨,无法体会到相声内在的韵味;而小剧场的表演直观生动,讲究与观众互动,让人回味无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