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华文教育基金会


透视亚洲儒家文化圈

2005年4月15日

    
    华声报讯:如果说世界历史上有位古代思想家的学说影响了人类社会,并且至今仍在影响着当今的世界,那么这位思想家非孔子莫属。两千多年前,中华文化就开始影响着它的外部世界。
    
    儒学在日本
    
    受中华文化影响最早的是日本。孔子在日本的影响不亚于在中国本土。
    
    儒学在大和时代进入日本。在当代,日本的儒学已经融入日本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情感及生活方式之中,成为日本民族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现形态可以用“日用而不知”来概括。
    
    日本民族以“有用性”为准则不断摄取与利用多元的外来文化,从而形成其民族文化。例如,儒家的“民本”思想成为自由民权思想家走上追求民主之路的桥梁;儒家的“义利之辨”成为日本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的道德支柱;儒家的“忠孝”观念为近代日本的国家和企业服务;儒家的“中庸”概念用来协调日本的现代政治等等。
    
    韩国尊儒最甚
    
    孔子在韩国被尊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千百年来,韩国每年都举行盛大的“释奠大祭”纪念孔子诞辰。2004年的“释奠大祭”不仅在汉城,而且在全国的234所“乡校”同时举行。大约在1600年前的三国时代(高句丽、百济、新罗),朝鲜民族就开始了纪念孔子的释典,并一直延续至今。
    
    韩国不仅拥有儒教学会、儒教文化研究所等机构,而且在20多所大学里还设有专门研究儒教的学科。韩国80%的人信奉儒教或受过儒教的熏陶。1960年,韩国把儒教的道德伦理列入大中小学的教育科目。亚洲金融风暴过后,韩国又提出了“文化立国”的国策。韩国挖掘儒教的精髓,把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生活之中。
    
    儒学外传的一千多年来,韩国受儒学影响最深。
    
    三教同源在越南
    
    儒学在秦汉时期即已传入越南。在唐代,越南著名儒者姜公辅还曾担任唐德宗的宰相。
    
    10世纪初至19世纪末,越南经历了丁、前黎、李、陈、胡、后黎、阮等朝。从丁朝到陈朝,越南社会思想基本上是三教同尊而以佛教为主。儒学发展到陈朝取得主导地位,到后黎朝形成独尊之势。在阮朝,儒学仍然处于正统地位。
    
    越南儒学由中国传入,与越南本土传统思想相结合,产生了某些变异。子不语怪力知己神,而有的越南儒家学者公然承认鬼神的存在。越南儒、释、道三教合一或三教融合的色彩比中国浓厚得多。越南人称之为“三教同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美国中学生痴迷中国文化 (5-10)
·中国文字研究机构落户北京高校 (5-10)
·美国洋学生比试中文口才精彩纷呈 (5-10)
·“日本人中文作文比赛”开始征稿 (5-10)
·暨南大学筹建海外华语研究中心 (5-10)
更多...
 
·孔子学院建设工作座谈会在武汉召开 
·马来西亚国小教华文 华小师资不会受影响 
·中文热席卷美国 
·教学计划奏效 新加坡学生学华文兴趣大增 
·华文教育迎来春天 
更多...
 
·第四届国际华文教育研讨会
·全美中文学校协会(CSAUS)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4年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
更多...
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北京华文学院、中国侨网 联合主办,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电话:88387449 Email: clef@clef.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