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华文教育基金会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编竣出版

2004年5月26日

    
    华声报讯:中国早在“八五”期间就列为重点规划项目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经过11年努力终于告竣,于最近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语文出版社联合出版。
    
    据新华网报道,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语言学家许嘉璐教授评价此词典的重要意义时说,这部词典的问世比预期的时间长了许多,主要是编纂的难度太大。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字典、词典编纂和出版方面取得了极为巨大的成绩,不仅量大,而且出现了一些质量上乘的精品。但是如果从全面体现国家现有规范标准这个角度看,至今还很少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要求,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所有规范编写的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填补了这一空白。
    
    2月15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词典首发式上,出版界、教育界、学术界的人士表示,百名语言文字专家历时11年、九易其稿,奉献出这本以“规范”为己任的词典,是对词典出版做出的重要贡献。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编纂辞书的国家。将目光拉至今日,辞书可谓汗牛充栋,但语言文字在使用中不断发展变化而产生的混乱与不规范现象亦俯拾即是。比如“莫名其妙”与“莫明奇妙”的混用,将“橘”错误地简写为“桔”等,除了这些不规范的用法,社会语文生活中还出现了一些新鲜而具有活力的词汇,如已家喻户晓的“鼠标”“作秀”“电子邮件”;有的词语出现了崭新的意义,如反映社会扭曲状态和有害现象的“人妖”“艾滋病”“病毒”。纷繁杂沓,令普通人倍感困惑。语言学家们从语言文字在社会事象里呈现的细微变化中,敏感地捕捉着这些发人深思的信息。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全面体现落实了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比如严格按照汉字规范标准审订字形,严格按照《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规范“词形”,严格按照《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标注读音,部首和笔画检字等全部按已有的规范处理。如果前后公布的规范标准有不一致的地方,按中国国家语委意见,以后出的标准统一协调处理。在语言文字的使用中有不少方面还没有规范标准,《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从语言实际出发,根据语言文字的社会性特点,按约定俗成的原则处理。
    
    为了全面落实“规范”的具体要求,《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设立了“提示”项目,讲清某些规范的情况,发挥促进语言规范的作用。比如,在“另”的有关词条中提示说:“‘另’不是‘零’的简化字,‘零件’‘零售’‘零散’‘零碎’的‘零’不能写作‘另’”。在“内地”词条下提示:“‘内地’的反义词不是‘外地’,而是‘边疆’或‘沿海’”。
    
    这部词典的另一个特点是在众多词条下,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这12个类别,标注了“词性”。
    
    这部词典体现出注重实际的特点,全书收单字13000个,收词目68000条,而词目中当代新词语、新义项就超过4000条。词典还注意吸收时代共识,体现到词义的解释中,如在“熊掌”词条中明确提示:“为保护野生动物,国家有关法规禁止把熊掌列为食品。”在“虎”的条目下加注了“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内容。
    
    
    编写组专家说,真正要出一部好词典,需要反复打磨。去粗方可存精,百炼才能成钢。他们用“否定的眼光”审视自己的书稿,落到纸上的每一句话都要经过无数次辨析,可以说是精雕细刻。他们是语言文字的“历史之树”的雕刻师,在时光中雕刻,剔除语言历史中臃肿、松软的部分,留下质实、明晰的骨骼。
    
    吕叔湘先生曾要求编写组:“要编一部新的词典,就要有高的质量,有不同于已有的词典的鲜明特色。”规范,成为李行健教授主持下15部辞书的首要特点。
    
    凡是国家有关部门有明确规范标准的,这部词典全面贯彻落实。比如,为了执行有关科技术语和计量单位的规范标准,《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将原释义中的“白血球”改为“白细胞”,“心肌梗塞”改为“心肌梗死”。
    
    不少语言领域尚无国家的规范标准,事实上也不可能为所有语文现象制定出一套统一的规范标准。对于这些,词典通过释义和例句等的示范性发挥引导作用。比如成语“空穴来风”,已有词典有的注释为“事出有因”,而有的则注释为“无稽之谈”,还有的注释为既指“事出有因”又指“无稽之谈”,释义纷纭使读者无所适从。按照社会约定俗成和因势利导的原则,《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将其注释为“从前指事出有因,现在指无稽之谈”,用概括的词语分清了历史与现在,便于读者理解和使用。
    
    词典还在有些词条的末尾用图标方式进行“提示”。这样既从道理上讲清了有关规范的情况,也达到了积极干预语言生活、推进语言文字规范的作用。比如辨析“连”和“联”的用法异同时,《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提出“‘连’侧重相接,‘联’侧重相合”,“连日、连年、连续、连接、株连、牵连”等中的“连”不要写作“联”。又如,“象”跟“像”作名词用时,究竟什么时候用“象”,什么时候用“像”,“提示”也作了明确的界定。
    
    针对人们写作中常常出现的记忆误差,词典细心地提示:“仗义执言”不要写为“仗义直言”;“万古流芳”不要写为“万古留芳”。针对小学生学习中的理解,词典提示说:“鱼”“生”当偏旁使用时,最末的“横”要写作“提”。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教授,在担任国家语委主任时榇任这部词典的编写组领导小组组长。他在2月15日召开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首发式上评价说,遇到语言文字在使用中出现的读音、字形、词义上的分歧,回避是不负责任的做法,武断则将误己误人,错判更是以己之昏昏使人昏昏,这些都为《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所不取,编者很妥善地处理了约定俗成和因势利导的关系,巧妙地运用了“提示”的方式,对读者加以引导,不是简单地硬断是非而是授人以渔,十分符合词典的“身份”。
    
    可是,信息化社会对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要求愈来愈高,把国家制定的有关语言文字的规范标准,融入老百姓日常的语文生活,辞书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怀着这样的信念,百位专家花费11年心血编竣《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这部词典收词68000条,是国家“八五”规划重点图书,最近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语文出版社共同出版。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李荣、许嘉璐担任首席顾问,曹先擢、柳斌、胡明扬等担任顾问,原国家语委委员兼语文出版社社长李行健任主编。
    

 

 
·美国中学生痴迷中国文化 (5-10)
·中国文字研究机构落户北京高校 (5-10)
·美国洋学生比试中文口才精彩纷呈 (5-10)
·“日本人中文作文比赛”开始征稿 (5-10)
·暨南大学筹建海外华语研究中心 (5-10)
更多...
 
·孔子学院建设工作座谈会在武汉召开 
·马来西亚国小教华文 华小师资不会受影响 
·中文热席卷美国 
·教学计划奏效 新加坡学生学华文兴趣大增 
·华文教育迎来春天 
更多...
 
·第四届国际华文教育研讨会
·全美中文学校协会(CSAUS)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4年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
更多...
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北京华文学院、中国侨网 联合主办,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电话:88387449 Email: clef@clef.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