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第一志书修整完成
华声报讯:泰山第一部志书——明嘉靖《泰山志》历经兵乱破损失传后,近期由泰山学院泰山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周郢整理完成。 据中国广播网报道,明代《泰山志》,由嘉靖年间学者汪子卿编撰。全书分为4卷,卷一为图、山水、狩典、望典、封禅,卷二为遗迹、灵宇、宫室,卷三为登览(即诗文),卷四为岳治、治迹、人物、物产等。这本《泰山志》划篇析目简明有法,采录资料丰富而谨严,首次对泰山史地、艺文、风物等内容作了全面记述,是一部开山之作。 现代著名古籍专家潘景郑在《著砚楼读书记》中对《泰山志》的评价是:“余按泰山有志,前此无有陈编,此志实为创例。”“此志谨严有法,非空谈妄据者可同日而语。” 明《泰山志》历经兵乱,传本很少,在泰安本地更是失传已久。目前,国内只有北京、台北等地尚存有旧刊还都有缺页。这次整理,以台北中央图书馆藏本为底本,漫漶、缺失之处跟其他版本的相互配补,最终修复完成了这本志书。 新的《泰山志》还以“笺证”形式,对原书内容进行疏解、补苴、考订,力求补充新资料,提出新观点,采用新成果。全书征引的各种文献几近千种,包括甲骨、简牍、卷子、档案、金石以大量的中外典籍,从中辑录了众多珍稀罕见的研究资料,发现了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记载,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明《泰山志》整理在1998年被列入“山东省古籍整理规划项目”,历时五年至今才宣告结束。全书计正文20万字,校证23万字,并其他合计45万字。专家指出,这本志书的整理完成,对推进泰山文化研究及泰安旧志整理工作,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