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华文教育基金会


《逸飞视觉系列丛书》将出版

2005年4月18日

    
    华声报讯:在陈逸飞刚刚去世后的一个星期里,无论是他的没有完成的电影,还是正在策划出版的图书,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日前,曾经编辑出版《逸飞视觉系列丛书》(第一套)的江苏美术出版社有关负责人说,今年“五一”期间,《逸飞视觉系列丛书》(第二套)即将面世。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逸飞视觉系列丛书》是一套图文并茂的精美图册。包括《牛仔》、《T恤》、《比基尼》、《亲爱的坏品味》、《绝版爱情之二·电影情侣的私密生活》5本。该套丛书将每本首印1万册。
    
    去年7月,江苏美术出版社和陈逸飞联手打造了《逸飞视觉系列丛书》(第一套)。其中包括《视觉捕手》、《遇见100%希腊》、《新锐期刊势力》、《绝版爱情之一·13对艺术情侣的私密生活》、《人文都市·利物浦》、《维也纳》、《爱丁堡》7本。陈逸飞以艺术家的眼光和品位,引领读者从时尚设计、现代艺术和人文科学的角度,进行了一次非同寻常的艺术之旅。该套丛书的图片、文字全部由“逸飞”工作室旗下的记者和摄影师从世界各地采编、拍摄而成。该套丛书共印制了5万册,目前累计销量4.2万册。陈逸飞去世后,出版社已经有意把该套丛书再版。
    
    据了解,陈逸飞策划主编的《逸飞视觉系列丛书》的定位是“MOOK”。即,“MAGAZINE+BOOK”(期刊+书)的特点,采用资讯优势,以图书的方式进行主题深化。据称,这类书、刊一体的“新概念图书”目前在海外十分流行。在这类书中,文字反而成为点缀和陪衬,书中各种精美亮丽的摄影图片成为主角。“完全是图片在诉说和传达”。
    
    对一位在绘画、时装、电影、环境艺术、模特经纪、时尚家居、期刊等多个领域皆有不俗成绩的艺术家来讲,如何看待自己的事业?陈逸飞曾说,我做事有自己的原则。第一是喜欢,第二是有条件去做,第三要对周围的人有益处。“我有一双画家的眼睛,会把从绘画中悟到的东西运用到我做的事情中去———我喜欢这种前进中的状态。”“事实上,国内需要具有高品质的图文书。我相信自己可以做出一些新意。即使半途而废,若能给读者带来些许启发,我也很知足了。”
    
    江苏美术出版社社长高云回忆说,陈逸飞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做事会玩命做,并且事必躬亲。对于《逸飞视觉系列丛书》,他倾注了很多心血,亲自确定选题、参与装帧设计。陈逸飞的愿望是,通过《逸飞视觉系列丛书》,构筑有品质的时尚视觉文化。
    
    陈逸飞去世后,“逸飞视觉”的风格会不会消失?出版界业内人士认为,也许有人会模仿陈逸飞风格,但是效果如何就不得而知了。陈逸飞是“视觉艺术”的一面旗帜,他起到了倡导的作用。他对时尚和美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这是别人很难学到的。
    
    陈逸飞在出版、时装、设计方面的探索和成绩,远远赶不上他在绘画艺术领域的辉煌成就。人们对于陈逸飞的兴趣仍然是他的绘画。无论是早年的《黄河颂》、《占领总统府》这类题材的作品,还是后来充满东方情调的《海上旧梦》、《浔阳遗韵》及《人约黄昏》等油画,陈逸飞绘画作品的耀眼光芒至今仍闪耀在中国艺术史的天空中。
    
    据知情人士透露,原定今年6月在京举办他的个人画展,但现在一切得往后推了。

 

 
·美国中学生痴迷中国文化 (5-10)
·中国文字研究机构落户北京高校 (5-10)
·美国洋学生比试中文口才精彩纷呈 (5-10)
·“日本人中文作文比赛”开始征稿 (5-10)
·暨南大学筹建海外华语研究中心 (5-10)
更多...
 
·孔子学院建设工作座谈会在武汉召开 
·马来西亚国小教华文 华小师资不会受影响 
·中文热席卷美国 
·教学计划奏效 新加坡学生学华文兴趣大增 
·华文教育迎来春天 
更多...
 
·第四届国际华文教育研讨会
·全美中文学校协会(CSAUS)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4年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
更多...
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北京华文学院、中国侨网 联合主办,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电话:88387449 Email: clef@clef.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