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华侨华人 | 中国侨界 | 投资创业 | 留学生 | 华文教育 | 中华文化 | 人物聚焦 | 华侨农场

首页
>>华侨华人

 

研究指加拿大新移民下层社会现象显现

2005年8月29日

    
    华声报讯:据中新社消息,研究显示,近20年来,加拿大新移民下层社会现象正在显现。其最明显的特征是,新移民抵加后,平均收入只是加拿大本地雇员的80%。
    
    最近的人口统计数据显示,在加拿大生活少于5年的新移民中,失业率高达12.7%,高于本地人失业率7个百分点。即使拥有很高学历的男性移民,在最近20年间,经过通货膨胀因素调整的平均入息水平也下跌了7%。新移民收入水平的下降并非由于经济不好,因为在同一期间,加拿大本地出生男子的收入上升了7%。
    
    新移民是否能够或何时能够缩小这类工资差距至今仍是个疑问。研究还显示,在过去20年中,新移民中低收入者的比例持续上升,而加拿大本地出生人士的低收入者比例下降。这种趋势在加拿大最大城市多伦多、温哥华等地尤其明显。社会科学家指出,这类人士一般生活在高失业率的贫困社区,严重依赖福利金。
    
    新移民下层社会的另一个关键特征是,出生于贫困家庭的第二代移民无法比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
    
    加拿大著名学者、卑诗省大学教授列伊指出,重复贫穷是关键问题。新移民生活在贫困线上并非新鲜事,移民的故事是奋斗的故事,是后代成功的故事。而最新现象是贫穷“传代”,这一问题正是有关下层社会争论的关键所在。
    
    按照加拿大统计局的标准,“贫困线”为一家四口2004年的年收入低于3.6247万元。
    
    有学者认为,加拿大人需要关注下层社会增长的现象,不能总是认为加拿大为所有人带来机遇。新移民收入减少,加上英语为第二语言(ESL)学生退学率上升,移民及少数族裔社区贫穷集中,已增加了引起社会不安的可能。
    
    过去10年来在加拿大定居的220万移民是否能够很快摆脱贫穷?研究机构的调研称,教育已成关键所在。好的趋势是,移民家庭更加重视子女的教育,鼓励孩子进入大学深造。根据统计资料,双亲在外国出生的20多岁年轻人,比家长在加拿大出生的年轻人更多拥有大学学历。
    
    不少学者分析说,移民过多集中在多伦多、温哥华等大城市,相互竞争激烈,限制了就业机会,导致薪水下降,刺激地产业,从而形成了移民成功的人为障碍。



· 韩国一山中国城将动工 2007年对外开放
· 弘扬中华文化 大马客家文化节将每年举行
· 泰国22岁学生夺世界华裔美后桂冠
· 大马华裔副财长:华人新村贡献受肯定
· 罗豪才率中国和统会访意 与侨胞座谈
· 纪念抗战胜利 温哥华侨团促日道歉
· 华裔社区吁加国赔偿人头税及排华法案受害者
· 加拿大卡市订“香港日”表彰香港社区贡献
· e时代精英――华裔IT人的故事
· 奋斗永不歇止:华人在美参政回顾
· 新加坡华人访谈录:我们是华人
· 马来西亚华人反对日本“入常”
· 走近芬兰赫尔辛基华人
· 中国商人巴格达冒险求生存
· 泪洒纽约移民路
· 被外国人领养的5万中国儿童
· 全球“反独促统”维也纳大会
· 华侨华人与抗日战争
· 海外华侨华人支持中国制定《反分裂国家法》
· 情系热土——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捐赠国内公益事业纪实
· 华裔从政之路
· 海外华人新社团
· 海外华裔科学家最新成果
· 海外华人文学艺术家新作品
栏目信箱:qw@chinaqw.com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