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留学生


留学热的冷思考

2005年8月19日 9:44

    
    如今,快到8月底了,但高考遗留下的热度丝毫没有被立秋的凉爽所减弱。很多家长早已为孩子的出国留学做好了准备。看着中介机构人来人往咨询事宜的热闹场面,联想起如今“海归”的情况,我们不禁感慨万千。
    
    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出国留学
    
    高考结束了。此时,正是“几家欢喜几家忧”。出国留学,已经成为许多家长想当然的最佳选择:认为只要将孩子送出国,就有了光辉的前程。然而面对日益增多的留学中介、铺天盖地的留学广告,一些学生和家长往往缺乏理智,不能用审慎的眼光去加以筛选,从而选择最适合的国家及学校,更为严重的是许多学生和家长根本不考虑自己或孩子是否符合所申请国家的条件,却一味盲目地去申请,致使签证被拒。
    
    如此情形造成了很多孩子被送出留学的时候,连祖国的语言和基本文化都没有学好,更不要说是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了,这样在国外学习,究竟能吸收到多少精华呢?
    
    而这一切,很大可能为今后的“海带(待)”埋下了伏笔。
    
    “水土不服”可能是学业不精的重要因素
    
    到国外留学,对很多孩子来说是第一次独立生活。面对一个崭新的环境,文化的碰撞和教育方式的变化,加上缺少来自父母和同伴的社会支持,不少留学生感到孤立无援。面对国外五光十色、新奇刺激的复杂环境,他们会感到强烈的难以抵御的诱惑。另外,国内严格监管与国外宽松自由的环境形成巨大的反差,相当多的留学生感到不知所措,难以适应。一些缺乏自制力的孩子很可能会信马由缰,为所欲为,放任自流,导致学业荒废,对生活和学业失去信心,甚至因前途渺茫而自暴自弃。
    
    由于没有充分的准备,他们很容易遭受一连串的文化震撼,在内心激起难以舒解的郁闷和焦虑,极易导致情绪失控和人际交往上的冲突并很容易在国外遭遇学业失败。
    
    因“薪酬要求过高”或“个人能力问题”而待业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留学生输出较多的国家之一,未成年留学生数量也在快速增长。
    
    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各地对留学生归国发展的优惠政策,使每年有大量的留学生回国发展。面对社会对真才实学人才的渴求,“海归”求职也要适应市场规则,竞争将是不可避免的。当然,个人能力是一方面,但也有部分确实有能力的人却因为“薪酬要求过高”而“待价而沽”,以致成了“海带(待)”。
    
    出国留学是好事,学习先进技术和知识,增长本领,应该提倡。但一定要保持冷静头脑,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并下定决心克服重重困难。万万不可以为出国了就能学好知识,那是认识上的误区。(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22届美中西区华人学术联谊会选拔杰出学人 (8-19)
·新加坡吸引中国各地学子 (8-19)
·留学生成美国创汇大户 中国学生贡献最大 (8-19)
·专家支招:赴英读艺术该如何避免困难 (8-19)
·留日学子为绿化家乡献爱心 (8-19)
更多...
·国际化人才有缺口 世博会为海归提供契机 (8-19)
·激情碰撞 首份海归宣言诞生 (8-18)
·海归博士送医到山区 (8-15)
·2005首届成都海归同学会在蓉举办 (8-15)
·万名集聚工程引八千留学生 (8-12)
更多...
栏目信箱:lxs@chinaqw.com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