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留学生


新加坡吸引中国各地学子

2005年8月19日 9:43

    
    在新加坡求学的中国学生来自各个省份,不仅大城市的学生把新加坡当成是出国留学、进修的选择之一,连偏远城市的学生也知道这个小岛国。
    
    华侨中学副校长陈鹏仲受访时说,除了北京和上海以外,近两年,他们的学生也来自无锡、宁波、海南岛、四川、珠海等地。
    
    去年,华中首次迎来了四川绵阳的3个学生,海南岛去年也来了两个学生,今年,这两个地方各有5名学生远赴狮城,在华中念书。此外,学校今年也首次迎来珠海的3个学生。
    
    陈鹏仲透露,每年来自无锡的学生有大约10个,宁波每年也有五六个学生,反而是来自北京和上海的学生人数,近几年少了一些。
    
    以往,每年来自北京和上海的学生有10至20人左右,不过这几年,或许是因为这些大城市有越来越多学生选择到欧美国家求学,因此到新加坡的学生人数也就少了。
    
    新加坡教育素质受中国认可
    
    新加坡旅游局发言人回答本报询问时表示,新加坡的教育素质受到中国的认可,尤其是本地的公共教育制度涵盖了基础教育(小学至初院)及高等教育(大专学府),非常全面。
    
    此外,新加坡的双语教育及环境,以及文化上的认同感,也促使中国学生选择到新加坡求学。
    
    2003年,为了吸引更多外国学生来本地深造,新加坡旅游局在世界各地推广“新加坡教育”品牌,使新加坡发展为全球教育服务枢纽。
    
    在计划下,旅游局成立“新加坡教育服务中心”,为国际学生提供一站式新加坡教育制度、各类学校、课程等的辅导及资讯。
    
    有意到新加坡就读小学或中学的中国学生,可报考新加坡校长学院(Academy of Principals)提供的中小学入学资格考试(PACT),以申请本地80多所参与计划的政府中学及小学的学额。
    
    也就是说,学生不必另外参加个别学校的入学考试,而可利用以上考试的成绩直接报读。
    
    小学考试收费200元,中学考试收费250元,欲知更多详情以及参与计划的学校,可拨电68387337/68387338或上网www.academyofprincipals.edu.sg
    
    私立学校也提供基础教育课程
    
    除了政府学校,私立学校也提供基础教育课程,包括获得“新加坡素质级—私立教育机构”(SQC-PEO)认证的私立学校,如圣法兰西斯卫理公会教会学校(St Francis Methodist School)、英华美资讯(Informatics)等。
    
    如果要申请进入大学,本地大学各有自己的入学标准。一般上,中国学生必须证明自己的英文程度,如提交雅思(IELTS)成绩或托福(TOEFL)成绩。另外,他们也必须报考学能评估测验(SAT1)。
    
    政府大学每年的报名入学期是1月至4月之间,学期是从6月开始。
    
    为了提供更全面的高等教育,政府也邀请了顶尖国际学府在新加坡成立校园,或与本地学府合作开办课程。在新加坡成立校园的包括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芝加哥大学商科研究学院(新加坡)等。
    
    另外,本地大学也和其他国际学府签署合作协议,颁发联合文凭,这些外国学府包括上海交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MIT)、斯坦福大学等。
    
    欲知更多报读新加坡学府的详情,可拨电68313764,或上网www.singaporeedu.gov.sg
    
    偏远城市学府也来交流
    
    新加坡与中国的教育交流频密,新加坡本地学府现在不单只是和来自中国“传统”大城市的学生交流,一些较偏远城市的学府,也有兴趣组团到新加坡参观,了解当地的教育制度。
    
    21名来自中国贵州省贵阳市的初中生,日前来到新加坡进行教育交流,与当地育英中学的学生一起上课,感受新加坡的教育特色。
    
    贵州省贵阳市位于中国西部,属内陆城市,地点较偏远,也没有直飞新加坡的班机,交流团得先在成都转机。
    
    贵阳市林城苗苗外国语学校校长钟德芳受访时说,他们或许是首个从贵州到新加坡参观的教育交流团。
    
    她说,该校学生都学习英语,尽管他们的英语程度没有新加坡学生来得高,但在这里能够和华族学生以英语沟通,感觉特别亲切。
    
    初一生冯一航(12岁)受访时说,来到新加坡,才发现掌握好英语的重要性,他希望往后能到新加坡念书,然后到英国深造。
    
    负责接待这次教育团的新加坡唐城集团董事经理李月受访时说,新加坡在中国展开的教育文化交流宣传攻势取得成效,已经有越来越多中国的教育交流团选择到新加坡参观。
    
    她说,中国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的学生,现在考虑出国留学时选择已经多了,除了新加坡,他们也考虑澳洲、欧洲等。或许因为这样,来自偏远城市的学生,这几年有增加的趋势。
    
    李月说:“相比之下,在大城市推广新加坡(教育)可能会比较辛苦,所以把目标锁定在较偏远城市未尝不是件好事。”(来源/新加坡联合早报,作者/张嘉玲)
    

 

·22届美中西区华人学术联谊会选拔杰出学人 (8-19)
·新加坡吸引中国各地学子 (8-19)
·留学生成美国创汇大户 中国学生贡献最大 (8-19)
·专家支招:赴英读艺术该如何避免困难 (8-19)
·留日学子为绿化家乡献爱心 (8-19)
更多...
·国际化人才有缺口 世博会为海归提供契机 (8-19)
·激情碰撞 首份海归宣言诞生 (8-18)
·海归博士送医到山区 (8-15)
·2005首届成都海归同学会在蓉举办 (8-15)
·万名集聚工程引八千留学生 (8-12)
更多...
栏目信箱:lxs@chinaqw.com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