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留学生


海外学子的下一代热衷回中国度暑假

2005年7月18日 9:40

    
    一批“海外学子们的下一代”日前从大洋彼岸来到北京,在这里进行为期5周的实习。这15位参加“到中国去——暑假实习”夏令营的学生先要在这里进行为期3天的培训,以尽快了解北京、了解中国——与他们的父母一辈完全不同,中国对他们而言,尚是一个陌生的世界——随后,他们将马上奔赴实习岗位。
    
    随着经济持续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名字已经越来越紧密地与全球经济的发展联系在了一起。着眼于这样的全球经济大环境,让自己的孩子们直接得到在中国实地的实习经验,已经被越来越多具有前瞻眼光的家长(尤其是从国内出国多年、业已扎根海外的留学生)所看重。不难想象在这样的过程中,通过亲身感受中美两地的不同文化差异,这些未来的青年才俊们将获得双重背景下的独立生活能力、语言能力和宝贵的实践经验。
    
    这个夏令营的组织者王旭红希望这些经历不仅在日后的学习中对孩子们会有所裨益,更成为将来职场中与众不同的独特经验。
    
    据悉,这些孩子们经过层层选拔,都是16岁以上的高中生和在校大学生。不仅要求他们品学兼优,具备一定的独立生活能力,并需要通过中心的审定和面试,这样才可以成为这次“到中国去——暑假实习”夏令营的其中一员。
    
    在培训之后,他们将奔赴包括媒体在内的实习单位,参加实际工作。
    
    王旭红说:“我们这些家长都是当年经过艰苦努力,漂洋过海。现在,我们的孩子长大了。我们希望能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去了解中国。希望通过这次夏令营,使他们能更加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文化,汲取中西方文化的精华。让他们站在我们的肩膀上,看得更远,走得更好”。
    
    有一位孩子谈到为什么要加入这次活动时说:“小时候在美国觉得自己长得和别人不一样,知道自己是中国人,但对中国又一无所知,所以就觉得自己既不是美国人,也算不上中国人。这次有这么好的机会,我要把握。”这一席真切的话语,感动了在座的所有人。
    
    辛霁月,是第一位报名参加夏令营的团员,也是唯一来自英国的女孩。不满18岁的她活泼开朗,其独特的见解和认真的态度,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她说:“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只有一次生命,当然要努力做事!在9岁的时候,我就曾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发表过文章,这次回国要求到中文媒体实习。”今年高中毕业的她已申请了6所大学,且全部被录取,其中还包括世界一流的牛津大学和伦敦政治学院。但辛霁月最终舍弃了牛津大学。当谈及为什么要来中国实习时,她的理由既独特也很有代表性:“第一,中国是一个眼花缭乱的大舞台,现在有机会亲自登台,哪怕是跑龙套,也是一个机会。第二,趁机练练中文。常年生长在海外,无论怎么学,中文还是弱项,这次能在国内工作,听、说、读、写都能锻炼到。第三,到中国结识一些来自其它国家的学生,比较一下我们的异同也很有趣啊!”
    
    一个戴着眼镜、举止稳重的男孩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在后来的谈话中我们得知,这个名叫李晟然就是王旭红女士的儿子。这次的活动最初还是由他引起的。当时王女士想让他暑期回国实习锻炼一下,就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周围的朋友,没想到立即引起了许多家长和孩子的极大兴趣,极力要求把孩子送回国锻炼,于是便有了这次活动。李晟然已在美国的一所大学就读。因为在小学连跳两级,所以,至今他一直是班上年纪最小的学生,但他人小鬼大。一直是同龄人中的“军师”。他说:“我很爱中国,也很爱美国,所以我以后会致力于做有利于中国和美国的事情。”正可谓“子承母业”。
    
    另一位团员汪克楠,是一个很儒雅的男孩子,总是静静地坐在那里,倾听或在思考着什么。他已经被美国宾州大学提前录取,所选的项目“Huntsman Program”主攻“国际关系和商业”。在美国,能够被哈佛、普林斯顿这类大学录取的学生却很可能被这一项目拒之门外。成为佼佼之子的克楠,有着这个年龄少有的沉稳。他喜欢写作,已有文章见报;曾还担任当地华文报纸《新象》英文版的编辑。这次回国实习,他也将在中国报界实习,亲身体验一下世界眼中的中国以及中国人如何看待世界。
    
    雷立欧的爸爸,1980年就远赴美国,是当时上海第一批拿到签证的中国留学生之一。这次回国实习的消息,就是父母告诉雷立欧的。因为经常和表弟谈论起中国,所以他很高兴就答应了。开朗的性格,使他很容易与人打成一片。他的妈妈说:“我们很看重这次实习。因为中国现在发展得很快。我们希望给他提供了解中国的机会。不管他以后到哪个国家工作,都会有用。”当谈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雷妈妈说:“如果孩子能有机会做志愿者,全家都会很乐意的!”
    
    据王旭红介绍,以后还会举行这样的夏令营,而且会招收符合条件的美国学生。“因为,他们也很希望了解中国,他们很羡慕我们的孩子有这样的机会”。(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作者/祝寒冰)
    

 

·中国留学生在加拿大连遭侮辱袭击 全加平权会谴责 (7-18)
·从出国镀金到回国支教 留学生心态渐趋务实 (7-18)
·海外学子的下一代热衷回中国度暑假 (7-18)
·筑波大学留日学人参加当地志愿者活动 (7-18)
·留加中国学生考察中关村 (7-15)
更多...
·“海归”青年人才领跑前沿科技 (7-18)
·全国青联助力 “海归”回国创业少弯路 (7-18)
·沪浦江人才计划启动 百余名海归捷足先登 (7-18)
·留学生代表“现身说法”:把握航线定好位 (7-18)
·深圳成为海归乐土 归国年轻化趋势明显 (7-18)
更多...
栏目信箱:lxs@chinaqw.com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