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涌动海外学子回国创业热
华声报讯:“国内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很适合投资创业!”据人民网报道,2005中国海外学子创业周6月22日在大连开幕,在美国俄亥俄大学电机工程系任教的张文乐告诉记者,他带来了自己的项目,准备回国创业。 51岁的阎志华在加拿大工作了17年,这次是她第一次回国。“我带来了一些环保节能的技术和产品,相信在国内会有很好的前景。”她认为,大连投资创业的软环境是一流的。大连市人事局和大连市高新园区地税局等部门在现场设立了展台,为海外学子提供有关政策咨询服务。据了解,这些服务性的展台都是交了租赁费的。高新园区地税局一位负责人表示,政府部门花钱买展位送服务,更能体现出对海外学子的诚意。在不到10分钟的时间里,先后有30多位海外学子前来咨询投资创业的税收政策。 谢丹是英国曼城学联的代表,是来自英国的3个项目团的领队之一,这个团带来了11个项目,包括生物制药、石油化工、IT产业等,项目的拥有者都是博士,他们当中有的是企业的执行官,有的是工程师。“回国寻求创业发展,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她向记者解释说,在国外的每一天都关注着国内的变化,这次回来感受很深,祖国经济社会正在快速发展,政治环境和投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机会很多,让海外学子们信心十足。 在现场可以看到,大连市政府办公厅等部门分别也设立了展台,面向海外学子招聘公务员。大连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马力介绍,市政府的12部门将招聘15个公务员。他表示,在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过程中,政府部门要有放眼全球的胸襟和胆识,必须及时补充一些视野开阔、思维活跃、知识层次高的人才,为政府规划和决策出谋划策。 作为海外学子回国创业牵线搭桥的“媒人”,国务院侨办副主任刘泽彭感慨道:“大连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开放的海外人才引进模式,给海外学子提供了一展拳脚的大舞台。”据刘泽彭介绍,“如今的新华侨华人则具备年轻、有活力、知识层次高,他们大多是在国内受到一定教育后才出国的,回国创业的目的却很明确。鼓励多渠道发展、完善的安居条件……良好的创业环境和灵活的人才引进模式,正是他们所需要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