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留学生


“海归经济”在深初具规模

2005年8月30日 9:30

    
    华声报讯:8月29日,广东省政协调研组抵深就海外留学归国专业人士自主创新情况展开调研。据深圳商报从召开的座谈会上获悉,截至今年4月,在深圳落户的海外留学人员已达6500人,留学人员在深创办企业超过536家,并以平均每年150家的速度不断递增,投资总额超过21亿元。2004年,这些企业就实现了销售额18亿多元,总纳税额达1亿多元。
    
    海归人员创立一批龙头企业
    
    1999年,有关部门以高交会留学生展区为平台,促成第一批留学人员在深圳开始科技创业,2000年第二届高交会前夕,深圳留学生创业园成立。深圳留学创业人员主要分布在通讯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等产业,“海归经济”初具规模,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上独树一帜,产生了朗科、赛百诺、益心达、东湖存储等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在全市8个留学生创业园区,入园企业拥有产品364项,其中93个项目拥有专利或版权,22个项目获得国际或国家奖励,83个项目获得广东省或深圳市奖励。
    
    深圳出台多项措施吸引“金凤凰”
    
    据悉,为了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在深创业,深圳1988年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关于鼓励出国留学生来深工作的暂行规定》,开始打造吸引“金凤凰”的优惠政策。1999年,市政府制定的《关于进一步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共22条扶持政策中就有4条是专门扶持留学人员的。
    
    2000年3月,有关部门对《关于进一步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进行了修订,就归国留学人员的职称、居住权、住房、创业资助、子女入学等问题都制定了详细的优惠待遇条款。2001年6月出台政策规定了留学人员创业资金的管理部门和使用范围。据统计,从2001年6月至2003年底,深圳向186名留学人员发放了1666万元出国留学人员创业前期费用补贴,为78个留学人员企业提供出国留学人员创办企业项目研发、启动资金无偿资助2420万元,无息贷款2500万元,有力地支持了留学人员科技创业。
    
    政府将再建留学人员产业基地
    
    在座谈会上,许多在深创业的留学归国人员表示,他们在创业过程中民间融资存在困难,除了资金瓶颈之外,在完成了孵化期后由于企业找不到合适的场所,难于向成熟企业过渡。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市有关部门的关注,并考虑在龙岗区规划用地用于建设留学人员产业基地,便于整合资源,推动留学人员在深圳更好创业。
    

 

·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录取人员名单公布 (8-30)
·加拿大中国留学生连续下降 锐减1/4 (8-30)
·法国大学今秋费用见涨 比去年多出6% (8-30)
·成都学子获英国硕士高额奖学金 (8-30)
·新加坡推出安全留学新模式 (8-29)
更多...
·“海归经济”在深初具规模 (8-30)
·广州海归留学人员论坛话创业 (8-30)
·深圳拟为留学生建立产业化基地 (8-30)
·一成海归变海待 企业用人更趋务实 (8-29)
·忙事业误了终身事 上海2万“海归”单身 (8-29)
更多...
栏目信箱:lxs@chinaqw.com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