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留学生


海归学子选择返回大山里

2005年9月1日 9:35

    
    和梅(音)的家乡在中国农村,那里既不通电,也不通公路。她要翻山越岭去上学,她姐姐就在黎明前举着火把送她。从那个遥远的起点,和梅一路走到纽约州北部的大学。
    
    今年年底,她会做一件大多数亚洲留学生都不会做的事情。她将带着刚刚拿到的硕士学位回到家乡,不去那些吸引海归学子的繁华都市,而是回到大山里——她求学之路的起点。
    
    和梅想去教纳西族同胞的孩子们,把他们送上漫漫征程,走进这个比大山转动得快得多的世界。“有人对我说,‘你不该回去’,”和梅用她热情且相当流利的英语说,“我回答,‘村子值得我回去’。”
    
    福特基金会的国际奖学金项目每年从22个国家选出大约450名学生,27岁的和梅是其中一个。这一为期10年的项目始于2000年,目的是把世界边远地方的一些有才智的年轻人集中到美国学习。
    
    国际奖学金项目寻找与和梅有着相似经历、家境不太优越但思想开阔的人,希望能给予他们在愈加全球化的世界上的一席发言之地。该项目鼓励他们在研究生学习结束之后重返家乡。福特基金会驻北京办事处主任基思·克莱明杰说,确实有许多人回到了中国。该办事处每年从中国几百名申请者中挑选出35人赴美留学。
    
    和梅刚到美国的时候拿着基金会发的新笔记本电脑,不知道该怎么开机;室友教会了她如何使用自助洗衣店的设备。和梅后来在文章中写道:“我遇到许多困难,有时甚至听不懂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什么。”“但我是一棵小小的中国竹。这里充满阳光、雨水和微风。我会很快地长大。”
    
    三个月后,和梅将数码相机连在电脑上,给离她家最近的网吧发去了照片——那儿距离她在云南的村子有两天的路程。
    
    和梅的指导老师佩里·伯科威茨说:“我认为,她是与我们一同成长的中国的未来。”
    
    现在在美国的和梅正踌躇满志。她想看看家乡的父母们会怎样参与到教育中来。谈到关于家长教师联合会的想法时,和梅显得非常兴奋。伯科威茨说:“和梅让我也希望我们能拥有像她那样的群体感。她离开的时候我们会很难过。”(来源/新华网)
    

 

·东京大学设中国育英基金促中日留学生交流 (9-1)
·全英学联主办全英商业创业大赛 (9-1)
·留英中国学生人数何以出现下降趋势 (9-1)
·自费留学人员购汇保证金降至2000元 (8-31)
·加卑诗省推出在读留学生移民提名计划 (8-31)
更多...
·哈佛学子谈回国:归国潮实为机会潮 (9-1)
·海归学子选择返回大山里 (9-1)
·浙江“海归”去年创造财富259亿 (9-1)
·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将组团赴欧美招贤 (8-31)
·深圳四成“海归”不愿创业 (8-31)
更多...
栏目信箱:lxs@chinaqw.com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