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报讯:据香港文汇报报道,日前,在中国——东盟经济园区“亚太国际工业园”投资签约仪式上,澳大利亚客商陈崇波与园区管委会主任韦志鹏分别在协议书上签字后,陈先生当场拿出10万元“定金”,为自己在中国——东盟经济园区抢占了一个位置。至此,继“新加坡工业园”、“印尼工业园”等落户园区之后,经济园区又增添了一位新成员。经济园区内以东盟国家命名、由华商投资兴建的“园中园”正成为中国和东南亚各国企业竞相追逐的投资热点。 血缘相亲增进大合作 中国——东盟经济园区距离南宁市36公里,面积180平方公里,是南宁市的新兴卫星工业城,现有印尼、越南等东南亚9个国家归侨7300多人,他们至今仍保留着东南亚各国的风俗习惯,并与世界上29个国家和地区有着亲缘关系,是中国最大、也是归侨侨眷最集中的地方之一。中国—东盟经济园的土地、人文和区位优势,吸引着众多的华侨华人纷沓而至。 投资15亿元人民币建设“印尼工业园”的印尼金锋集团总裁林文光说:“因为拥有血缘、地缘和商缘的优势,华商网络可以成为中国与东盟企业的最佳中介,也可以成为最好的合作者。” 华商网络是园区主要的合作群体 在中国与东盟各国分别构建自由贸易区的格局中,中国有一个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优势——拥有以亲情为纽带的活跃在东盟各国的千千万万华侨华人。据悉,东盟地区目前聚居着2000多万华人华侨,而华商上市公司占据整个东南亚股票市场上市公司的70%,东南亚华商成了中国加强与东盟各国商贸合作的重要群体。 自2003年底建园以来,有美国、加拿大、德国和印尼、泰国等东盟国家的华侨客商纷纷来到园区参观考察和洽谈项目。目前经济园区各类企业中,侨资企业20多家,占企业总数的1/4,总投资额达6亿多元人民币。 华侨企业成为园区项目的主要拉动力 中国-东盟经济园区作为广西的特区,其特殊政策和优质服务吸引着东盟及其它国家的企业前来投资,吸引国内对东盟出口的企业前来办厂,成为海外华商在内地发展的良好大平台,其国际品牌效应和影响通过华商网络迅速得以提升。 据园区管委会主任韦志鹏介绍,华侨企业在园区建设投产,强有力地拉动了园区项目的发展。今年以来,园区接待考察和洽谈项目的海内外客商近600批次,签订投资合同23个、意向协议80多个,其中合同总投资额为136亿元人民币,新进园区企业2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