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华侨华人 | 中国侨界 | 投资创业 | 留学生 | 华文教育 | 中华文化 | 人物聚焦 | 华侨农场

首页
>>新闻中心

 

外报评中国文化节: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2005年10月6日 9:32

    
    华声报讯:据中新网转载新加坡联合早报10月5日发表的文章说,筹备4年,号称美国史上最大规模的“中国文化节”10月1日晚在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包括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在内的美国观众观赏了一台荟萃中国京剧、杂技、歌舞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综艺晚会,也为这个中美首次合作的大规模文化交流活动掀开序幕。
    
    据知,26年前,200名美国孩童也曾在肯尼迪艺术中心这个舞台上,以中文演唱《我爱北京天安门》欢迎前去访问的邓小平;而今在同个舞台上,伴着中国民谣《茉莉花》的优美曲调为“中国文化节”开场,30个特别展现中国传统和现代艺术精华的项目,承载着的已经是许多人都难以想像的中国。
    
    从华盛顿把焦距拉到日本爱知县,在日前结束的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上,万余名观众也通过中国馆“上海周”活动里的一台《相聚2010》大型文艺演出,对中国京剧、少林功夫和女子十二乐坊呈献的中国民乐有了新的认识。
    
    无论是在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的“中国文化文节”里突出文化古都“魅力北京、人文奥运”主题,或是在日本爱知县世博会展现上海的活力四射,中国近年来对于把北京和上海摆在世界的舞台是不遗余力。
    
    去年,中国也曾在巴黎举行盛大的“中国文化节”,同样在当地引起很大的反响。一幅幅中国文化忙碌“走出去”,外国经济热切走进来的热闹景观,就这么一直不断交替着重现着。而这一道道风景线越是和谐,越是跟当前中美及欧洲与中国的纺织战,及当今国际外交政治里的“中国威胁论”形成强烈对比。
    
    中国近年在对外场合,经常把旋律优美平和的江南民谣《茉莉花》介绍给世界,似乎是目前不断强调“和平发展”、“和谐社会”来对抗威胁论的前奏。美国西北高中铜乐队在参加本届上海旅游节的花车巡游时,还特别演奏了这首中国民谣作见面礼,足见《茉莉花》的“软外交”功力。
    
    日前出版的最新一期亚洲版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是轰动全中国的超级女声冠军李宇春,也足见中国从政治、经济到社会文化现象,很快就吸引世界的眼球。
    
    华盛顿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总裁麦克·凯瑟在就“中国文化节”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美国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仍有待拓展,因此他把这活动看作美中文化交流的新开始。特别前去参与盛会的中国文化部部长孙家正表示,“我们在秋天收获了艺术,也种下了友谊的种子”。
    
    肯尼迪中心地板上镌刻有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一句名言:“当历史的尘埃散尽,使我们名垂青史的不是战争或政治上的胜利,而是对人类精神的贡献。”
    
    其实,数千年来不论朝代怎么转变,流传至今的中国文化,也在说明相同的道理。中国人应该比谁都明白,以不同形态出现的“茉莉花”,是一股什么样的力量。(吴新慧)
    


相关文章
  · “中国文化节”高潮迭起 受美主流社会好评
  · 中国文化节上美国民众体验中国民俗
  · “中国文化节”美国揭幕 胡锦涛布什致贺词
  · 中国文化节10月1日在美开幕 规模历史最大
  · 规模空前的“中国文化节”将亮相美国

· 两名中国专家在刚果(布)遭枪击 一死一伤
· 世界客属第20届恳亲大会为四川引资45亿元
· 华裔亲历者将9·11搬上荧屏 《闯荡北美》筹备中
· 世界各地华侨华人祝贺神舟六号成功发射
· 海外华人关注神六 进一步提升民族凝聚力
· 罗豪才:构建和谐社会 致公党要发挥自身优势
· 中华民族愿望、信心与能力的逍遥游
· 韩国唐人街破土动工展现海外华人力量
· 洛杉矶华埠今与昔
· 澳洲圣诞岛上的华人
· 美国大学的五大弊端
· 在新加坡,中文像个秘密
· 纪念郑和下西洋
· 第二届全球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大会
· 2005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创业发展洽谈会
· 全球“反独促统”维也纳大会
· 第三届东盟华商投资西南项目推介会
· 第三届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
栏目信箱:news@chinaqw.com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