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华侨华人 | 中国侨界 | 投资创业 | 留学生 | 华文教育 | 中华文化 | 人物聚焦 | 华侨农场

首页
>>新闻中心

 

《欧洲时报》倡议华人积极融入当地社会

2005年10月7日 10:12

     
    华声报讯:法国《欧洲时报》10月5日刊出题为《华人应勇做“融入实验室”的志愿者——从欧洲华人融入计划的出台谈起》的社论,倡议在欧洲生活的华人入乡随俗,融入当地社会。社论如下:
    
    日前,由巴黎主管融入事务的副市长布尔卡夫人主持,市府首次在巴黎召开了专门针对华裔族群的融入问题研讨会。市府官员在研讨会上向当地华人介绍了由巴黎市府发起的“欧洲中国人及其融入”计划,华人代表亦现身说法,介绍融入经验与心得。
    
    诚然,融入问题本身并非一个新课题。但是,专门针对华人的由巴黎市府出面组织的研讨会是第一次,欧洲各国携手投资建构专门针对华人的促进融入计划也是第一次。这两个“第一次”,既是对近年发生在欧洲的华人、华商融入问题的应对,也是欧洲地方政府变被动为主动地处理这一问题的开端。无论从哪个层面看,此举都值得当地华侨华人认真反思,积极回应。
    
    简单地说,欧洲华人融入计划的主线是“进一步了解中国移民现状”,制定以“妇女、儿童、年轻人或华人企业”为课题的扶助与促进融入具体措施。布尔卡夫人在总结这一计划时强调了“实验室”这个词,可谓意味深长。首先,“实验室”当然是试验性的,摸着石头过河,就事论事,推广成果,没有先入为主的教条;再者,实验室需要被试验对象的积极参与,互动是试验成功的关键。在这一极有意义的计划中,华人也应该变被动为主动,勇于提出问题,配合寻找对策,做试验的“志愿者”而不是旁观者。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融入问题。融入并不等于放弃自己的母体文化,彻底皈依所在国文化。融入的重要性在于,在保持了自己文化精髓的同时,也主动学习、吸收与接受当地主流文化。而这种态度是与所在国人群和谐相处、融为一体所必须的。
    
    一般的说,华人在世界各地落地生根的能力很强,但深深扎根能力就不见得很强。封闭式地活在社会的边缘,仍然是很多同胞的景况。提倡融入,就是要深扎根。只有根深,才能叶茂。
    
    令人欣慰的是,在磕磕碰碰之后,旅欧华侨华人已经对融入问题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并且在开始为和谐融入办实事。很多华商成立了行业协会,定期与当地居民沟通,倾听他们的声音,扩大了解,增进友谊。巴黎市府所倡导的融入试验,必将为华人在融入领域排忧解难起到积极作用。旅欧华侨华人应该抓住时机,用好时机,积极应对;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做欧洲华人融入计划实验室的“志愿者”。
    



· 两名中国专家在刚果(布)遭枪击 一死一伤
· 世界客属第20届恳亲大会为四川引资45亿元
· 华裔亲历者将9·11搬上荧屏 《闯荡北美》筹备中
· 世界各地华侨华人祝贺神舟六号成功发射
· 海外华人关注神六 进一步提升民族凝聚力
· 罗豪才:构建和谐社会 致公党要发挥自身优势
· 中华民族愿望、信心与能力的逍遥游
· 韩国唐人街破土动工展现海外华人力量
· 洛杉矶华埠今与昔
· 澳洲圣诞岛上的华人
· 美国大学的五大弊端
· 在新加坡,中文像个秘密
· 纪念郑和下西洋
· 第二届全球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大会
· 2005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创业发展洽谈会
· 全球“反独促统”维也纳大会
· 第三届东盟华商投资西南项目推介会
· 第三届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
栏目信箱:news@chinaqw.com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