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华侨华人 | 中国侨界 | 投资创业 | 留学生 | 华文教育 | 中华文化 | 人物聚焦 | 华侨农场

首页
>>新闻中心

 

最新研究报告:黄河源生态急速恶化

2005年10月11日 9:21

    
    华声报讯:据中新社消息,绿色和平10月10日公布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指出,黄河源生态正在急速恶化。
    
    这份研究报告认为,黄河源区近年来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变化。绿色和平认为,只有全球采取一致行动应对气候变化,黄河源区的生态灾难才有可能得到根治,整个黄河流域上亿人民才有可能不受断水之忧。
    
    报告发现,近50年来,黄河源区的平均气温上升了0.88℃,30年间,黄河源区冰川面积减少了17%,直接造成水资源损失23.9亿立方米。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刘时银教授说:“黄河源区在整个流域来水供给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水资源短缺以及流量减少将对黄河源区的经济,社会和生计造成长远的影响。不仅如此,黄河中下游地区乃至整个流域都将受到影响。”
    
    这份报告由绿色和平委托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撰写。报告的主要作者之一、寒旱所的刘时银教授说:“气候变化是源区生态恶性循环的根源所在。全球变暖,造成温度升高,致使冰川和冻土消融、湖沼湿地消失乃至土地退化,从而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报告认为,气候变化造成了黄河源区湖泊的严重萎缩。15年间,玛多县全县境内4077个湖泊中,约有3000多个小湖已经干枯。同时,1986年到2000年间河流水域面积减少9%,沼泽湿地减少13.4%。水域面积的迅速萎缩不但直接减少对黄河径流的供给,更导致气候越发干燥,并使得区内的地下水位普遍下降7-8米,局部地区甚至超过10米。地下水位的下降造成了土壤水分的丧失,导致冻土进一步退化和地表植被的死亡。
    
    报告指出,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冰川退缩、冻土退化、湖沼疏干等源区环境问题彼此影响、相互加重,有明显恶化的趋势。目前黄河源区环境的整体恶化已经大大削弱了源区的水源涵养能力。
    
    据悉,目前中国政府已经投入75亿治理包括黄河源在内的三江源区,报告认为,这会在相当程度上减缓黄河源区生态恶化的趋势。不过除了中国自己的努力,要根治由气候变化引起的黄河源之危,还需要各国政府立即采取切实行动,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 两名中国专家在刚果(布)遭枪击 一死一伤
· 世界客属第20届恳亲大会为四川引资45亿元
· 华裔亲历者将9·11搬上荧屏 《闯荡北美》筹备中
· 世界各地华侨华人祝贺神舟六号成功发射
· 海外华人关注神六 进一步提升民族凝聚力
· 罗豪才:构建和谐社会 致公党要发挥自身优势
· 中华民族愿望、信心与能力的逍遥游
· 韩国唐人街破土动工展现海外华人力量
· 洛杉矶华埠今与昔
· 澳洲圣诞岛上的华人
· 美国大学的五大弊端
· 在新加坡,中文像个秘密
· 纪念郑和下西洋
· 第二届全球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大会
· 2005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创业发展洽谈会
· 全球“反独促统”维也纳大会
· 第三届东盟华商投资西南项目推介会
· 第三届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
栏目信箱:news@chinaqw.com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