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报讯:对外劳务合作已经成为了中国开展对外合作和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8月末,中国累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334.5万人,目前在外的劳务人员计54.7万人。 据中新社报道,商务部10月10日发布前三季度中国对外经济合作业务发展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今年1至8月,中国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28.5亿美元,同比增长31.6%。截至今年8月底,中国对外劳务合作累计完成营业额336.7亿美元。 目前,中国外派劳务市场主要集中在日本、新加坡、韩国、澳门、香港、阿尔及利亚、俄罗斯、台湾地区、美国、毛里求斯、约旦、以色列、阿联酋等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建筑业、农林牧渔业、交通运输业和饮食服务业。此外,也有一些设计咨询管理、科教文卫体、计算机服务等领域的高级技术劳务。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外派劳务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发生在对外劳务合作领域的商业欺诈行为也日益增多。一些单位和个人利用劳务人员急于出国赚钱的心理,收取高额费用,通过旅游、考察等名义外派劳务人员,最终导致劳务人员出国后无劳可务、非法滞留等事件屡有发生。 有鉴于此,今年7月起,中国商务部会同外交部、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建设部、海关总署、工商总局、外汇管理局等九部门共同开展了打击对外劳务合作领域商业欺诈专项行动,以期整顿外派劳务市场秩序,保持其良性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