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华侨华人 | 中国侨界 | 投资创业 | 留学生 | 华文教育 | 中华文化 | 人物聚焦 | 华侨农场

首页
>>新闻中心

 

赵琪华:继续改写创业记录

2005年10月13日 9:54

    
    “每个小孩子都会需要一个数码平台”
    
    10月9日,在上海天山路的慧谷科技园,聊起自己正在创业的公司,赵琪华自信满满,显出了一份“资深创业者”的从容。
    
    这个1984年赴美留学的老“海龟”,通过在AT&T的3年工作,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个“完全是围着市场转”的管理者。而在1989年回国至今,他已经成功制造并卖出了3家公司。如今,他把新生意瞄准了儿童市场。
    
    摆在赵琪华面前的这个卡通造型的手机,看起来并无特别之处,但这却将是他打造第4家成功公司的基础——赵琪华希望用它来撬动一个6000万人的移动定位手机市场。
    
    “每个小孩子都会需要一个数码平台,这是不可抗拒的潮流”,但“你又不能把成人的手机交给他,因为那里面会有很多负面的东西”。“从这一点出发,市场就很清楚了。”
    
    在赵琪华的构想中,这是一个“为孩子创造的”、“可控的”数码平台——孩子可以通过手机报告自己的位置,获得授权的人可以查询孩子的位置;手机的呼出、呼入以及游戏功能由父母设定;同时,手机也是学校和家庭沟通的平台。
    
    实际上,这是“儿童手机”和“移动定位技术”的一个结合体。不过,二者都算不上什么新概念。早在2004年10月,东信手机就推出了专为儿童设计的手机,而美国高通的卫星定位设备一直是全球最领先的个人移动定位技术。相比二者,无论在时机还是在技术上,赵琪华的公司都没有优势。
    
    “在技术和市场之中,我更看重的是市场。技术只是一个手段,要服务于市场。要看准市场是有这个需求的,还要考虑用户能不能承受你的东西。”在技术的夹缝之中,赵琪华为自己的公司找到了市场上的机会。
    
    “我们的定位技术是根据三个手机基站收到的信号强弱,来算出一个定位。因为用的是手机基站,而不是用偏差卫星,虽然精度稍差,但相当平民化,成本更低,更容易普及,不像高通的技术,一定要用CDMA手机。”
    
    “我们做的是一个产业链,从硬件设计到运营商的移动网络,到地图内容提供商,一直到最后的SP和渠道”,“每一个方面都有参与,我们在掌控全局”。
    
    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说,真正的竞争是链条和链条的竞争。面对竞争,赵琪华的策略是,整合整个产业链与之对抗,“我们把价值链串起来,竞争者就不能简单地跟进——有些人会做手机,但不会做设计;有的人会做设计,但不能提供内容”。
    
    而对大多数目标消费者并不需要的“高端设备”,则主动删减,降低成本,以满足对低价的要求,“每个人都用得起,这是很关键的”。这恰恰契合了《蓝海战略》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只有根据买方的需求重构价值元素,才能以开创新的市场空间。
    
    “我撒手都是在他会走路的时候”
    
    而赵琪华显然更愿意忠实于他的商业嗅觉,而不是到教科书上去寻找依据。
    
    “我的职业主要是,在科技的大海里,找到一个很有用的点子,一个产品,或者是一个技术,然后把它和市场结合起来,然后再把它跟资金结合起来。”
    
    “作为一个CEO,我有一种嗅觉。我的长处是能够很灵敏地去嗅到这个市场。基本上,经过仔细的市场研究,我决定要投的东西都比较成功。”在一系列成功运作之后,赵琪华有理由如此自信。
    
    1999年,四通收购了摩天办公室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的GIS部;
    
    2001年,上海摩天显示设备有限公司卖给了大恒;
    
    2002年,赵琪华把城市通(www.chinaquest.com)卖给了新世界数码基地。
    
    而在把3家公司卖给3个上市公司之后,赵琪华对创业机会的判断基准日益明晰:“它要有一定的市场面,不能是阳春白雪;所有在用这个东西的人,一定要得到一个实实在在的效应;它的生命周期不能太短。”
    
    如今,赵琪华手里正握有一个机会,像一个小孩,正在蹒跚起步,而它的未来早有规划。
    
    “如果把一个创业分成三段:初创期,青春期,成熟期。那么我们现在还处于初创期的最后阶段。”
    
    “一般来说,最早的创业投资是我自己投的,也就是天使基金。因为创业投资可能有几百倍的回报。”
    
    “我的做法是,用自己的钱,先把商业模式做好,让别人看到。然后,开一个价格去找风险投资,目的是快速发展。”“如果看不到你的模式,风险投资就会通过压低你的价钱来规避风险。”对于风险投资来说,风险会很大,而对创业者来说,“第一笔钱拿得太贵”。
    
    而进入青春期,是爆发型的发展,风险投资会介入的,直至比较成熟了,可以上市运作。而这也是创业投资退出的开始。
    
    “这个小孩子慢慢长大,我撒手都是在他自己会走路的时候——有盈利的框架,有一个团队来管理。”当然,“也可以一直把它扶到上市公司,从资本市场退出。”
    
    但赵琪华应该对后一种选择不会有太大的信心。“中国市场与国外有点不一样,竞争策略也不一样。在美国,一般你只要进入市场早,把这个东西做得好,基本上就可以占住这个市场,很多人就知难而退。在中国则不是,只要你生意做得好,他们就知难而进,就像飞蛾扑火一样,明明知道进去大家都会死,就像手机,再往前是DVD和彩电。”
    
    “所以,我认为,你要想有序地竞争,是不可能的。只有做到最好的服务,最快发展的速度,这两点是关键的。”赵琪华给出了两条“基业常青”的办法。但更有效的也许是,尽快套现退出。
    
    毕竟,赵琪华“始终是一个创业者”,他最擅长的就是“制造它,卖掉它”,然后再重新来过。(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鲍辉春,本文有删节)
    



· 两名中国专家在刚果(布)遭枪击 一死一伤
· 世界客属第20届恳亲大会为四川引资45亿元
· 华裔亲历者将9·11搬上荧屏 《闯荡北美》筹备中
· 世界各地华侨华人祝贺神舟六号成功发射
· 海外华人关注神六 进一步提升民族凝聚力
· 罗豪才:构建和谐社会 致公党要发挥自身优势
· 中华民族愿望、信心与能力的逍遥游
· 韩国唐人街破土动工展现海外华人力量
· 洛杉矶华埠今与昔
· 澳洲圣诞岛上的华人
· 美国大学的五大弊端
· 在新加坡,中文像个秘密
· 纪念郑和下西洋
· 第二届全球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大会
· 2005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创业发展洽谈会
· 全球“反独促统”维也纳大会
· 第三届东盟华商投资西南项目推介会
· 第三届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
栏目信箱:news@chinaqw.com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