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华文教育基金会


助华人子女学中文 上海推出华文教学新模式

2005年9月17日

    
    华声报讯:上海实验学校日前开发了一套“先认后写”的计算机教学法,有助大大降低来自英语家庭的海外华人子女的华文学习困难,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有望成为海内外未来华文教学的一种新模式。
    
    据大公报报道,这种教学法主张利用多媒体互动方式教导孩童同步学会拼、读、认汉语拼音和汉字,目的是在短时间内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从而提高对华文的兴趣。新加坡教育部兼社会发展及体育部政务部长曾士生日前率领考察团在沪访问时,对这项教学法深感兴趣,并表示有意与该校进一步探讨在新加坡采用这套教学方式可行性。
    
    曾士生参观结束后说,这套教学法是很有特色的方案,值得借鉴。“如果要学生会写所有认得的字,就会认得慢,也就没法多阅读。如果有办法让他们尽快认识很多字,他们就会开始读很多华文书,培养起对华文的兴趣。”
    
    上海市实验学校校长李酉亭指出,传统的教学法往往强迫学生都重复习写生字多次,这对手部肌肉未完全发达的孩童来说,是极为痛苦的差事。而且研究显示,孩子一般只须练习两遍到四遍就足够了。
    
    这套识字教学法能够减低来自海外华人家庭的孩童的华文学习障碍。就读该校的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孩童,一般的学习进度都与当地学生同步,显示这套教学法并不受家庭语言背景太大的影响,也“没发现孩童把汉语拼音与英文混淆的现象。”
    
    这套称为“计算机识字教学法”的汉字教学法由上海市实验学校创立,据介绍,该教学法在实践中取得显著的效果――六岁的一年级孩童在10周内认识1000个汉字,并写出600个汉字。它于2000年获中国政府承认为中国七种正规汉字教学法之一。
    
    

 

 
·美企业界“汉语热”日盛 (9-28)
·对外汉语认证与研究生课程首次对接 (9-28)
·国家海外华教联席会议召开办公室主任会议 (9-28)
·国侨办筹建中国华文教育网站年底开通 (9-28)
·德国第一所孔子学院将落户柏林自由大学 (9-28)
更多...
 
·日本企业对精通中文人才趋之若鹜 
·刘泽彭:中国热为全球华文媒体带来历史机遇 
·推广华文教育成为海外华文媒体重要使命 
·中文列大学预科学分:美众多高中愿开中文课 
·推动华文教育 日本新华侨提案中国人大 
更多...
 
·第二届全球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大会
·第四届国际华文教育研讨会
·全美中文学校协会(CSAUS)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4年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
更多...
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北京华文学院、中国侨网 联合主办,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电话:88387449 Email: clef@clef.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