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度摘得美国童书最高荣誉“凯迪克奖”桂冠的华裔图画书作家杨志成(Ed Young),40余年创作了80多部作品,堪称一代大师。7月21日,杨志成在香港参加儿童图画书国际论坛暨首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颁奖典礼,在北京短暂停留期间,接受了本报专访,回忆这些年他身在海外书写故乡的往事。
人物
杨志成(ED YOUNG)
1931年生于天津,美国图画书大师。1967年以《皇帝与风筝》获得凯迪克银牌;1989年以《狼婆婆》拿下凯迪克金牌;1992以《七只瞎老鼠》再次获得银牌。杨志成以现代绘画技巧,结合西方建筑美学对空间的架构观点,将中国绘画写意而非写实的意境成功带出,是中西合璧的典范。
1《快乐王子》是父亲编的?
杨志成1931年生于天津,三岁时迁居上海,17岁移居香港,20岁赴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建筑系就读。小时候的他害羞,腼腆,所以绰号叫“哑巴”。孩提时代,兄弟姐妹在屋顶乘凉的时候,父亲经常会说故事,只要一说起故事就天马行空,口沫横飞,一直说到他们昏昏欲睡为止,如果故事还没结束,隔天再继续,以至于他一直以为《快乐王子》是父亲自己编的。
有一年他的膝盖摔坏了,寻遍名医也没用,后来打听到蒋介石的一个私人医生那儿,用中医的方法疗治,渐渐有了起色。之后,他跟这位精通国画、书法、诗、太极的医师开始了漫长的学习。从前他倾心于西方,自此却渐渐发现了中国文化的美好。伴随着打太极,他40余年的儿童图画书生涯也就此开始。
“我不把图画书当作职业,如果靠这个吃饭那它的价值就会贬低,就像我教外国人太极,但也不把这当职业一样。”谈及自己的图画书之旅,杨志成开始回忆说,他画的第一本书是关于动物的,却觉得那位作者让动物们打来打去,动物们没有尊严。于是他在自己的画里还给动物尊严。这本名叫《自私的老鼠和有关自私的故事》1962年出版,没想到立刻摘下美国AIGA大奖。
2在异乡理解异乡
有意思的是,出名之后,很多动物题材的图画书就找上门来,杨志成说,这可不行,难道我只能画动物?难道只能画中国题材?他一次次打破人们对他的限定。甚至,他还曾创作过一本名为《Sadako》的图画书,描述一个八岁的日本小女孩在原子弹爆炸后罹患癌症的故事,细心的读者能发现前面一页小女孩跑回家脚上有鞋子,但后面一页小女孩参加学校运动会时,却是赤脚跑步。他说:“这个细节是我去了日本这个女孩所在的学校,刚好举行运动会,我才发现,原来日本学校的学生在运动会上是赤脚跑步的。如果我画错了,一定会被指出硬伤。”
杨志成曾说:“我参与儿童图画书工作,一方面是想要引介中国的故事,另一方面,以一个异乡人的身份来到美国,我也希望多理解西方的故事,好拓展我自己的眼光和表现形式。每次我投入一个异域文化故事,我都受益匪浅。”所以,在他的80多本书里面,既有中国传统故事,也有对波斯古老传说的阐释,还有根据美国大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改编的图画书。他那本讲述月下老人故事的《月下》,封面是一根红线系在女孩的脚上,若隐若现,红线穿越每一页直到封底系在了骑着大马的男孩的脚踝上。有幼儿园老师说,现在再给孩子讲《月下》这样的故事,小孩子会反驳,根本就不相信。杨志成想了想,淡然地说:“故事是讲给有缘人听的,信则有,不信则无,不必勉强。”
3在西方表达东方
目前,杨志成的作品在国内出版的只有两部,《狼婆婆》和《七只瞎老鼠》。《狼婆婆》的英文名字是《A RED-RIDING HOOD STORY FROM CHINA》(来自中国的小红帽),在中国版“小红帽”题记里他写道,“感谢大地上所有的‘狼’,因为他们把自己的好名字借给我们,用来代表活生生的坏人”。杨志成说,美国有些男孩子读了这本书之后,不再怕狗了,为什么呢?因为恐惧从心而生,如果你战胜了藏在内心深处的恐惧,也就不怕狼婆婆或者恶狗了。在西方,“小红帽”让无数艺术家和读者着魔,但西方小红帽和东方小红帽的区别是什么呢?杨志成解释,西方小红帽是靠猎人来拯救,而东方的小红帽则是自救,这是最大的差异。
虽然用的是粉彩,但杨志成却画出了一种悠远的水墨意境,写意而非写实,让人觉出这个东方故事的神秘与诡谲。从开头妈妈告别三个女儿出门去外婆家起,一直到狼现出原形为止,十四页之中画家始终没有让读者看清狼的真面目,然而它又无处不在:比如第一个画面即妈妈出门时,她其实就踩在了狼的鼻子上———她们房子下的那个山丘,就是一个狼头的形状,实际上已经意味着危险逼近。
4十本书阐释《康熙字典》
杨志成的工作方法相当有趣:每天去画室,同一个故事,先用铅笔画,再用水彩画,或剪纸,或拼贴,以不同的媒介不同的表达方式排成一排,让每页连结成故事就如同一家人,画的构图、排序,自有其韵律。一个音符不能成歌,串串音符却能谱成优美的乐章。他以“一家人”观点看待图画间的关系,正与太极强调的气韵生动,阴阳和谐是同一道理。
近年来,杨志成的野心是用图画书图解汉字,他甚至称这是停笔前坚持要做的一件大事。为此他翻出了家里书架最上格的《康熙字典》,从214个偏旁部首出发,以图画的方式还原象形文字哲学的精髓。在新作《Voices of the Heart》里,所有的部首都和“心”有关。比如讲解“悲”字,他就画两个人背对背互相不理睬很伤心的样子。他之所以这样追本溯源是因为他小时候学习成绩不好,就是被学校要求死记硬背汉字给害的。他把造字的方法告诉了读者,甚至鼓励两个好朋友像小强填字一样用偏旁部首造字玩,任想像力天马行空。有一次,他问一个外国人,你能想像闲适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吗?对方说,一个人躺在沙滩上什么也不干。杨志成告诉他,中国人没这么简单,你看“闲”字,两扇门里一个月亮,本意是月亮从门缝里优哉地穿过,可以想见那一刻心里是多么安静。这套书,目前他已经完成两本,他希望最终能写出十本,解释完《康熙字典》里的214个偏旁部首。( 文/曹雪萍 摄影/薛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