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侨网消息:据匈牙利《新导报》报道,随着金融危机的愈演愈烈,匈牙利已经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在中欧诸国中名列前茅,被列为金融危机的高危国家。
在匈牙利经商的中国商人已经深受其害,福林的大幅度贬值,使绝大多数进口商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汇率从以前的1美元比170上下到目前的1美元比220福林左右,每进1万美元的货比2个月前多支付近40多万福林,但是批发给二手商家时价格同以前一样,没有多大差别;国内人民币却在稳步上升。如此巨大的反差是令人难以承受的。但又不能不返款,良好的商业信誉是经商的根本,如果这此不按时付款,把损失转移到了国内的厂家,使合作伙伴对你失去了信心,更重要的是失去了原有好的商业信誉,谁还敢同你做生意?你今后的道路将充满不确定感,辛苦多年打下的江山有可能毁于一旦。
有的商人对记者讲,今年的生意本来就不好,起早贪黑,辛辛苦苦、想尽办法还算是挣了点钱,现在全赔了进去。有一位浙江籍专门做鞋的批发商说,以前中国和匈牙利二手商家都是十几箱、二十几箱的上货,各种尺码、各种颜色都要,付款也很痛快;现在可不一样了,上货就是一二箱,而且还要推迟付款,令他很难做,不同意吧,损失了一个客户,同意吧,货款又不知何时能收回来?这位华商感叹地说,现在生意真是太难做太难做了!作为零售商,目前所受的损失还不是很明显,进出货同以前的价格相差不大,但消费市场的萎缩已使华商的收入大大缩水,今后怎样谁又敢说呢?一位北京籍的商人对作者说,他们最近给每件商品提价50-100福林不等,按理说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谁知国外大的进货商来了之后,却迟迟不肯购货,有的人己经观察了4-5天还在等待,最近一个星期来的生意之差是没法说了,这种现象使很多的商人进入了两难的境地。
危机带来的后果是人心不稳,很多华商已去韩国银行提款,不管韩国银行是否真的有没有问题,这种现象说明了商人们信心的丧失,这才是最可怕的!如何面对这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现在还看不出有什么好的办法,虽然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以开始实施救市计划,但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
资本市场过度的自由化,带来了监管的失控,投机商们利用其手中所控制的金融权利和金融资本,不计后果的最大限度的去追求利润,动摇了市场良性循环的基础,对金融市场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打击和损害将是长期的,这决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救市计划可以稳定金融市场,把损失减少到最低,最终解决问题还是制定出新的金融秩序,当然这些离我们有点远了。
旅匈华商在这场金融危机中如何自保?现在坊间也流传着很多说法,有人说乱世买黄金,快去买金子;有人说去投资不动产,可以保值;有人说去搞外汇炒作,可以赚大钱,众说纷纭。其实作者认为,华商的生意不管你是收是放,还是要保持一个度数——量力而行。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是在这场危机中自保,把损失减少到最低,而不是去想象任何利用危机去赚大钱,华商的经济实力在世界金融危机的海啸面前是不能一提的。试想那么多的、实力雄厚的大银行、大保险公司、大金融企业在这场危机中都不堪一击,轰然倒下,华商们就更不能存有什么不切实的幻想了。
这场金融危机还没有终止的迹象,很多专家对前景纷纷做出预测,有的说会在1年结束,有的说2到5年内结束;在危机结束后,世界经济是进入发展期还是进入衰退期,经济专家们也是各抒己见,目前没有定论。
但失败与机会总是并存的,好与坏也是相辅相成的,关键是你怎么去面对,是冷静的去分析、去利用,还是盲目的去做,结果可是相差十万八千里的。希望华商们能保持良好的心态,清醒的头脑,平安的度过危机,使自己的事业越做越大,越做越好。在危机之后,也应考虑一下经商的方式。粗放式的、以廉价取胜的方法已不能适应今天的社会,建立自己的品牌、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包括在所在国建厂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只有不断的进行自身改变、不断的去适应变换的市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王于燕)
进入相关专题: 金融海啸冲击华人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