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侨网消息:据西班牙欧浪网报道,从今年3月开始,一股针对西班牙华人食品店的重罚风暴在马德里地区掀起。在这种状况下,未来摆在华人食品店商家的经营环境将更加艰难。
华人食品店从开始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因为经营的特定性给未来发展制造了障碍;也可以这样说,华人食品店经营的特定性,为后来遭遇重罚风暴埋下了伏笔。
根据西班牙华人食品协会提供的数据,目前西班牙华人食品店有8000余家,其中在马德里地区就占了3000余家。之所以形成这样的格局,与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消费群体等因素密切相关,而行业的特殊性,又使该行业成为中国人在西班牙创业的热门选择。尤其是在马德里地区,夜晚庞大的消费群使华人食品店如鱼得水,这也是华人食品店在马德里快速发展,而在BARCELONA等其它城市相对滞后的重要因素。由此马德里地区华人食品店也成为西班牙华人食品店行业经营形势的晴雨表。
2006年春天的时候记者曾做过一次针对马德里食品店发展经营情况的调查。那时正是华人食品店发展的兴旺时期。看到一个个规模不大,店面窄小,貌不起眼,分布在小巷和居民区的小店如此受中国人青睐记者很是费解,对此一些早年起家的老商家道出了其中的玄机。
对于生活在西班牙的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由于自身因素的制约,那些投资小、见效快、风险低、利润高、劳动成本和技术含量低的行当往往就会成为人们的首选,而食品店的特点,恰巧迎合了人们在此方面的经营心理需求。
而食品店所处的位置大都在居民区,为居民消费提供了极大便利,虽然刚开始高昂的价格不被人们所接受,但在大公司关门后,其拾遗补缺的作用又逐渐让当地人,尤其是移民逐渐适应和接受了这种新经济形式。
随着华人食品批发业的发展,送货上门的成本也在逐渐降低,食品店最关键的优势是在当地人大公司关门后继续营业,食品店的黄金营业时间是在晚上9点以后,致使经营利润很高,少则在40%左右,多则100%还要多。在食品店经营者不太多的那些年,一个效益好的食品店纯利润最少也在每月5000元左右,很多人也就是从食品店起家,由此在后来开创出自己的另外一片新天地。而在这其中,酒的销售在创收中所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食品店的经营中,谈起酒在经营中所获取的高额利润是每个商家最津津乐道的,采访中商家给记者的感觉似乎是如果食品店不卖酒就没有了生路,尤其是在眼下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不让卖酒就是逼着商家关门。
在这种心理和经济利益驱使下,为了能多赚些钱,有酒照的商家就大干卖酒生意,白天卖,晚上10点后继续卖;那些没有酒照的店老板就开始绞尽脑汁想办法,将浓酒藏在食品货架的后面或者是柜台下面,有客人需要就拿出来,碰到警察就佯装无事,抓不住算拣着,抓住了算倒霉。有的人为保险起见,更是将啤酒与浓酒藏在店外面的汽车上,有客人需要就到车里提货,关门后再把车开回住家。
由于此前警察对于查处的违规卖酒行为均是采取了就地封存的办法,并不牵扯到罚款和封门举措,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食品店商家违规卖酒的胆量,屡罚屡卖,百折不挠。有的店老板甚至在警察拉上封条的酒里“偷梁换柱”。在卖酒的问题上华人商家的才智发挥到了极致。
西班牙的酒吧10点后规定不能卖酒,没想到这又让商家看到了难得的“商机”,于是华人食品店10点钟后卖酒成为一个不成文的规定。
目前重罚风暴仍在继续,有酒证,没酒证的人今后都不可能象过去那样肆无忌惮了。走出违规卖酒的怪圈,应是每个食品店商家冷静下来考虑的问题。(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