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侨网消息:据美国《星岛日报》报道,功夫电影《叶问》在纽约华埠短期间引起了一阵咏春功夫热,不过据一些在华埠开办武馆的师父表示那只是昙花一现的现象,青少年对功夫的兴致大减,华埠上世纪70、80年代武馆林立的局面日渐衰落。面对华埠租金高昂、缺乏场地、学功夫者减少等因素,武馆师傅莫不显得意兴阑珊。
叶永康龙形拳武术馆的叶永康师父指出,华埠以往的武馆威名远播,美国各族裔想学中国功夫的民众都要到华埠来,70年代的功夫热极一时,学武之风盛行,华埠更是武馆林立,在如今的东老汇一带,多间武馆驻阵,甚至是日本的空手道亦在华埠亦有道场。以前的孔子大厦还是空地,曾有200名虎爪派的门徒同时在该处操练,盛况空前。
后来,李小龙又引发了新一轮的功夫热,当时的百利达公司甚至以售卖李小龙功夫鞋而赚得第一桶金;而后来,成龙的功夫电影又引发另一阵小热潮。
相比起70、80年代情况相比,现在的武馆局面明显黯淡失色。当然,最近由甄子丹主演的功夫片《叶问》令一些青少年对咏春拳术产生兴趣,不过这亦不过是暂时的现象。华埠青少年对中国传统功夫缺乏兴趣,叶永康师父指其门下很少青少年学生,学生以成年人为主,可能是功夫深奥难学,对成年人较易一点。
现在华埠武馆业零落,在华埠开办武馆40年的温志明师父指武馆经营现在越来越困难,租金昂贵,场地不够宽敞,眼看着很多武馆因财务问题关闭,或因师父去世,没有继续做下去。他自己的武馆便因场地问题而数度搬迁。要找到一个地方够宽而且租金不贵的地方实属不易。
他亦指出练习功夫艰苦,很多学生缺乏恒心,能最终坚持下来的不多。而新移民来到美国,忙于工作,对于中国传统功夫没有兴趣。青少年又忙于学习、上网、打游戏机,各种有趣而不用受苦的玩意对青少年很具诱惑,功夫却难以吸引他们。
叶永康师父和温志明师父均表示中国功夫缺乏一个体系,流派太多,千变万化,更没有等级制度,这令很多学生不知由何处入门的感觉,阻碍功夫发展。不像日本的空手道、韩国的跆拳道,该些武术设有等级制,有不同衣服、腰带,吸引学生相互竞争;而且动作、拳法相对功夫来说简单。同时,空手道、跆拳道背后更有国家的支持推广,拥有空手道联盟、跆拳道联盟,组织世界性的比赛;但是,功夫因而门派之别,难以同场竞技,推广困难。 (云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