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侨网消息:据美国《星岛日报》报道,尽管美国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但是中国境内对海外高端人才的需求仍然有增无减。洛杉矶媒体上大幅的中国企业招人广告、人潮汹涌的海外招聘会,都显示出中国企业对海归高端人才的求贤若渴。知名猎头公司也指出,最近接获寻找海外人才的项目增多,而且中国企业提供的薪酬,也已达到国外同等水平。
中国知名猎头公司金令牌总裁王景春,目前正负责为多家大型中国企业招募海外人才。他表示,中国今年对海归人才的定义已经发生微妙变化。那些在国外读过几年书,英语比较好,已经不能简单地称为海归人才。只有具备一定的能力和价值的人,才能称为海归人才。企业需要的一种是技术人才,一种是管理人才。
最近美国经历经济危机,很多海外人士将眼光投向中国市场,王景春认为如果只是基于这样的原因,而冲动地前往中国寻找机会,意义并不大。因为在中国找工作,首先要对飞速发展的市场环境有一个了解,至少知道哪些行业发展较快或者比较赚钱。例如最近一些国内企业到美国举行招聘会,企业高层最需要的是掌握Know How的海外人才。了解产品设计和研发的人士会非常有价值。而一般交易人员,即使有丰富经验,也意义不大。现在中国企业对海外人才的期待,是解决问题,而不是仅仅对海外相关产品进行抄袭和跟进。
王景春非常坦率地表示,国内无论外资企业还是国有企业,都希望海归将工作机会当作一个事业的开端,而不仅是一份职业。因此海归和国内职场的互动,要解决两个问题。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自己的核心价值,和对事业的规划。如果随便找个工作,很多企业兴趣不大,因为这样的海归实在太多了。而第二个问题,也是很多海外人士关心的问题,就是薪水问题,即如何保持国外薪酬的水平。薪酬已经不是一个问题。特别是现在有的民营公司,旗下有多间上市公司,资产几百亿元,所以薪酬方面不用担心。
而关于求职的渠道,要尽早和猎头公司建立联系。因为一般猎头公司对于人才要有一个了解的过程,而且涉及职位比较高,客户要求和期待值都比较高,双方大多需要一个互相了解的过程,几个月到半年都比较正常。王景春并建议说,海外人才离开中国时间较长,而中国环境变化又较快,因此在海归前,也要对市场环境,文化氛围进行了解和熟悉,特别是在商业规则方面。(阮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