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侨网消息:据法国《欧洲时报》报道,法国皮尔·卡丹公司6月29日宣布,将旗下在华成衣和衣饰业务卖给两家中国公司,总价2亿欧元。
2亿欧元卖出皮尔·卡丹部分业务
据法新社报道,87岁的皮尔·卡丹说,在过去两个月内,皮尔·卡丹公司一直在就出售32种产品授权与中国公司谈判,他指出很快就将签署出售合同。
皮尔·卡丹发言人称,这两家中国公司分别是广州健升贸易有限公司和卡丹路公司。他表示,目前皮尔·卡丹在140个国家有800多种产品授权。
6月29日早些时候,皮尔·卡丹公司还否认了中国媒体有关其将出售所有品牌的报道。
“这不是要卖整个皮尔·卡丹集团,”发言人说。他表示,皮尔·卡丹与中国公司讨论的只是出售某些特定品牌,就像过去出售给日本公司一样。
日本网民嘲笑中国民企收购皮尔·卡丹
据《环球时报》报道,“中国两家民企要收购法国著名时装品牌皮尔·卡丹”的消息引起不少日本网民的注意,不过从他们的留言来看,多数是对中国民企这一收购行为的嘲笑,有日本网友甚至称中国民企此举是在“糟蹋世界名牌”。
名为Fwl的日本网友在留言中发出“皮尔·卡丹完了!巨星陨落!”的“哀叹”,“名牌经过中国人的手的话,一年就完蛋,名牌也很快变得不行!”。有网友留言说:“中国品牌 + 皮尔·卡丹 = 0。奔驰、BMW、 沃尔沃、劳力士等等,中国人在世界上大买特买。一旦变成‘Made in China’就卖不出去了。那些世界名牌拥有悠久的历史、最高的技术、优秀的员工。中国收购世界名牌是愚弄世界人民,请小心点!”。
当然,也有一些日本网民对中国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名为sas的网民说:“皮尔·卡丹?中国?搞什么呀!中国为什么不发挥自己数千年的传统,建立起自己的新品牌?”
皮尔·卡丹早已不是奢侈品
皮尔·卡丹时装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品牌。皮尔·卡丹与中国的渊源要追溯到1978年。那时,他是第一位来到中国的欧洲设计师。上个世纪80年代,国人都以穿皮尔·卡丹服饰为荣。早在2004年,媒体就传皮尔·卡丹准备卖掉时装帝国的消息。
皮尔·卡丹在中国有24个代理商,代理的类别从雨伞、毛巾、童装、箱包到男装、领带,简直应有尽有,“当年想买它的一套西服或者领带,都是很多国人难以企及的梦想,但现在已经成为大多数人可以消费的品牌。”有知情人士表示,这也是皮尔·卡丹从奢侈品行业出列的主要原因。
不过,皮尔·卡丹北京办事处总监助理英昊认为这一说法并不成立,“有些媒体和机构在作调查,我们的销售一直名列前茅,连续几年的销售都是比较好的。”
卢晓认为,皮尔·卡丹自降身价,可能会带来短时期的销售增加,但是品牌的美誉度与格调都会大幅度降低。有很多牌子,在上世纪80年代还是顶级的奢侈品品牌,但是现在几近销声匿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