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涉侨法规

辛亥老人后裔重庆市秀山县捐赠珍贵侨史资料

2014年05月05日 09:57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
字号:

  前不久,辛亥革命老人李稽勋的部分文物,经过其孙女李宗逸,向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政协文史委捐赠,以了却老华侨多年来魂归故里的纯朴心愿。

  这批珍贵文物包括: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殿试,由光绪皇帝珠笔亲批的“皇榜” 、“弥封官关防”和“川汉铁路宜昌总经理李稷勋秩事”、“李稷勋《甓Q诗录》”等珍贵的历史文物。

  乡试:李稽勋考取戊子科举人

  辛亥革命老人李稽勋,号姚琴;是重庆秀山龙池龙冠人,生于1860年。他虽出生贫寒,但自幼勤奋好学,学习优良。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乡试考试,考中戊子科举人。

  光绪十六年,任秀山凤鸣书院院长,于当年冬月开始撰写《秀山县志》。历时年余,李稷勋不分酷暑寒冬,亲自到各乡村采访收集素材,于光绪十八年春完成。全志十一篇,二十四卷21万余字,勘称当时秀山之巨著。

  殿试:皇帝钦批二甲第1名

  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他赴京会试,成绩优良参加殿试,清光绪帝临场监考,38岁的李稷勋不负众望,考中二甲第1名(一甲3名为状元、榜眼、探花),即:传胪。

  殿试考试皇帝钦批成绩由他唱名,故称其为“传胪”。

  李稷勋钦点传胪后,曾回秀山办过矿务局。当时查勘清溪、孝溪沟有锑矿,县人集资开采,推举李主其事,发展锑矿业。随后李稷勋进京,皇帝钦批在翰林院任庶吉士,授编修。1904年任邮传部左丞参议。

  修路:蜀鄂山道变通途

  1909年派住湖北宜昌,与詹天佑一道主持修建川汉铁路宜昌段,成就了一段蜀鄂山道变通途的辉煌事业。

  李稷勋、詹天佑一道修建川汉铁路宜昌段,他们和数万民工艰苦努力,开始了修建川汉铁路宜昌段的工作。但清政府出尔反尔,不顾国人反对,单方面收回路权,并以路权为质,与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代表签订粤汉、川汉铁路借款协议。李愤而书写“东山碑志痛”。

  至今在湖北宜昌有“东山碑志痛”显赫矗立于山巅。

  “东山碑志痛”全称《四川商办川汉铁路宜昌工场志痛碑并序》,李稷勋撰。民国四年(1915年)勒石,立于东山寺西禅室墙外“铁因D”内,此碑4400多字,由硕石镌成,详述了川汉铁路修建的起因、勘探、修筑以及清政府丧权辱国出卖铁路的经过,以示志痛。

  保路:辛亥革命第一枪

  1911年,广袤的巴蜀大地上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保路运动。之前,光绪皇帝下诏,同意民间集股修建川汉铁路,规划由汉口至成都,修成当时中国最长的铁路干线,全川响应。没过多久,清廷忽然宣布铁路收归国有,准备向四国银行借款修筑,川人投资修筑铁路的股金无法偿还,这召致来自绅士、商人、官吏以及民众等社会各阶层的激烈反对,由演讲、辩论、发传单到罢课、罢工、罢市,直至发展成遍布全省的武装起义,一时间风起云涌、如火如荼。

  清政府为了平息四川省的“叛乱”,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先后从湖北、湖南、广东、陕西等省抽调兵力增援,导致武昌城头空虚,革命党人乘势而起,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清政府随之垮台。

  四川保路运动历来被称作是辛亥革命的导火索。清政府发动新政,试图修筑一条当时中国最长的铁路,自汉口达成都,全长4千多里,可谓当时最浩大的工程。这条未曾竣工的铁路,因为路权争端,最终酿成令山河变色的保路运动和辛亥革命。

  病逝:铁路坝上铸风流

  1919年,李稷勋因积劳成疾,病逝于宜昌,安葬于湖北宜昌东山志痛碑旁。其墓碑可俯视川汉铁路宜昌车站旧址―铁路坝。

  有挽联曰:“铁因D,撰述犹新,读劫后留碑,堕泪有同羊叔;津亭宴,风流顿息,对镜中遗像,买丝欲绣平原”。

  后人:发奋图强建功业

  李稷勋育有三子五女。李宗逸的父亲李欧为第三子(1918―1991)。李欧,号六一,是李稷勋为纪念900年前在宜昌任夷陵县令的欧阳修和宜昌“六一书院”专用此名。

  李欧自幼勤奋好学,刻苦攻读,考上北京清华大学,毕业后留校,成为清华大学应用数学系的有名教授。

  李欧及家人出生于北京,一直未回秀山老家。李宗逸及家人于1981年定居美国西雅图,她是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员,也是李稷勋嫡系直亲。

  多年来,祖孙三代发扬光大苗族山寨人勤奋、敦厚、朴实、无华的秉性,为祖国繁荣、社会进步增光添彩。

  思乡:魂归故里英名传

  为了却祖父及父亲多年来要回归家乡的愿望,李宗逸通过越洋电话与秀山县政协、县委统战部取得了联系,并把家里珍藏的李稷勋的文史资料,辗转从北京、重庆护送带回秀山,无偿赠送秀山县政协。

  据李宗逸女士介绍:有戊戌(1898年)殿试皇帝珠笔的李稷勋笔试试卷,原存于“皇史k”。上世纪三十年代李稷勋次子李仲言曾任教育部英文秘书,1934年请求李稷勋戊戌同年时任教育部长的傅增湘,将李稷勋殿试原卷高价购得。

  傅增湘当年附记写道:“戊戌殿试原卷当日同试于保和殿,余曾亲见其振笔直书”。可谓是弥足珍贵。

【编辑:王盼盼】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