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人民日报海外版和国务院侨办合作开辟了《侨办主任笔谈》专栏,邀请各地侨办主任谈论侨务工作大有作为的30年的感想。这次刊登的是浙江省侨办主任王晓峰的笔谈文章。
浙江是全国重点侨乡之一,旅居海外的浙江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共有144.5万人,分布在全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归侨侨眷有138.06万人,活跃在全省各行各业。目前,在浙江投资创业的侨、港资企业超过全省外资企业总数和外资总额的60%。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在全国和省内的捐赠,折合人民币累计超过120亿元。广大浙江籍侨胞和港澳同胞身居异乡,情牵故里,已成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最热心的参与者,最积极的开拓者,最无私的奉献者,浙江侨务工作也因此焕发出勃勃生机。
侨务资源较为丰富是浙江的优势。面对当前海外侨情的新变化和侨务工作的新任务,我们提出了以“大侨务”观念引领浙江侨务工作新发展的理念,并在工作中寻找切入点,积极进行促进侨务工作社会化和侨务资源共享化的探索实践。
树立“大侨务”观念,各涉侨单位和各级侨办要形成良好的工作和合作机制。为聚合各涉侨部门的优势和力量,浙江省建立了“五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侨务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浙江省一些重大侨务政策,如《浙江省海外华文教育“151”工程实施意见(2006—2010年)》、《浙江省华侨权益保障暂行规定》等在出台之前都在“五侨”联系会议上听取过各部门的意见、建议。为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我们在举办重大侨务活动时,注意省、市、县三级侨办联动,根据各地的不同需求,引导侨务资源到最需要、最适宜的地方发挥作用。今年5月,省侨办举办的“海外中青年侨领创业创新合作交流周”在杭州的活动结束时,我们组织海外中青年侨领到浙江省侨务资源相对较少的金华、海盐等地考察,为推动当地侨务工作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搭建平台,此举深受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好评。
树立“大侨务”观念,要整合资源,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各个方面的热情和力量,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侨务工作的新局面。近年来,省侨办与省司法厅联合组织“为侨资企业服务律师顾问团”,与省教育厅联合编写浙江特色华文教育教材,与浙江行政学院合作举办浙江省旅外中青年侨领研习班,与杭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合作举办海外华裔青少年夏令营……借助社会力量开展侨务工作,壮大了侨务工作的声势,增加了我们工作的力度。
树立“大侨务”观念,要把维护侨胞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了侨务资源随着侨胞事业发展机会流动的规律,意识到海外侨商不会把自己的发展囿于祖籍地,哪里投资环境好、发展潜力大,他们就会把目光投向哪里。认清了这一点,我们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主动为他们牵线搭桥。今年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为帮助在浙江创业的侨商渡过难关,为他们创造拓展事业的机会,结合国务院侨办“侨资企业西部行”活动,浙江省侨办先后组织了4批、71家侨资企业赴河南、广西、江西、安徽等四省、自治区考察当地投资环境。中西部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广阔的发展前景,很受浙江侨商青睐,已有21家企业就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与当地有关部门进行洽谈,有了初步投资意向。
我们尝试把保护和涵养侨务资源的触角伸向海外。今年4月,省侨办邀请海外中文学校校长考察团,并通过华校校长邀请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官员一起来浙江参观考察,促进外国政府和官员加深对浙江省籍华侨华人社会的了解,向他们表明了中国政府对海外华文教育的重视,通过做好他们的工作,为海外华校在当地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条件。
树立“大侨务”观念是由新时期侨务工作所承担的任务,由海外侨情的新变化、海外侨胞对侨务工作的新要求所决定的。我们只有牢固树立“大侨务”的理念,才能在工作中不断开拓进取,积极奋进,在为侨服务,为浙江“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服务的同时,实现浙江侨务工作的新飞跃。
进入相关专题: 华侨华人与中国改革开放3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