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于2月11日开幕的广东省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有一大亮点——10位海外侨胞和10位台湾籍人士作为省政协特聘委员与会,与其他委员一起履行参政议政职能;另外还有22位海外华侨华人作为列席代表与会,譬如巴拿马的黄伟文,来回要乘坐60个小时的飞机。这是继去年首次有海外华侨华人应邀列席大会之后,省政协在发挥境外智库作用、助推广东科学发展方面的又一新探索。
2月8日,记者为此专访了广东省政协秘书长杨懂。他介绍说:“人民政协是统一战线的组织,就是团结一切力量。我们现在邀请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参与政协的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智库作用,开辟为广东科学发展建言献策的新渠道,同时也让他们能够了解和宣传中国特色的民主制度。”
特聘侨胞台胞委员开全国先河
当前,众多的华侨华人常年往来于海外与广东,他们既熟悉中国国情与广东现实,也深知世界潮流与先进经验。他们在广东成就事业,已成为广东社会成员中的重要群体。广东省还是台商投资重地,与广大台商有着深厚商缘。22000家台资企业有20多万名台胞常驻。他们也已经深深介入广东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
广东作为探索科学发展模式试验区、深化改革先行区、扩大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需要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和智慧,包括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
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去年视察广东时,要求广东在实践“一国两制”和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上作出新贡献。因此,广东省政协主席会议研究决定,从十届二次大会起聘请台商和侨胞为特聘委员。
于是,10位在粤长期投资、熟悉广东情况、有参政意愿的台湾同胞和10位海外侨胞,成为第一批特聘委员。候选台胞认为:此举充分体现省政协对台商群体的关心,有利于促进台湾方面取消对台商在大陆参政议政的限制。
据了解,以省政协名义聘请台胞侨胞作为特聘委员,在全国还是首例。广东省政协这一“先行先试”的探索,是进一步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举措,为广大侨胞和台胞意愿和利益诉求、汇聚侨胞的智慧搭建了一个新平台。
海外华侨华人去年列席会议
在去年的广东省政协大会上,首次邀请了来自15个国家的18位海外华侨华人列席。这一举措引起当时各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产生了极大反响。在一次会上,当全场向他们鼓掌致意的时候,一些侨领十分感动,说那个场面永世难忘。
从去年起,广东省政协邀请海外侨胞列席政协会议,让海外侨胞对广东改革开放和经济各项事业有更深入的了解,对人民政协在国家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更深入的体会;有利于发挥海外侨胞的智库作用,为侨胞为广东科学发展建言献策开辟新的重要渠道;有利于广东以世界眼光、战略思维来谋划未来发展新思路。
受邀的侨胞既有在当地德高望重的老侨领,又有新一代华侨华人的优秀代表;既有活跃在当地主流社会的政界名流、商界翘楚,也有在诸多学术领域中颇有造诣的专家学者。他们十分珍惜这次机会。他们认为,能够受到省政协的邀请,不仅是他们个人的政治荣誉,也是所在国侨界的光荣,体现了省政协对几千万海外侨胞的关心、重视和信任。譬如巴拿马的黄伟文先生,来回就要乘坐60个小时的飞机。
侨胞代表积极收集所在国侨胞的意见,在会上热烈参与小组讨论,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建议。如新西兰的黄伟雄先生认为,目前,虽然广东的经济已经超过了亚洲“三小龙”,但在对外投资方面却相差甚远,应当重视这方面的引导。还有侨胞就支持海外华文教育等问题提出建议,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
港澳委员会议出勤率达98%
广东非常重视境外智库、特别是港澳同胞在政协平台上发挥作用。如今,广东省政协本届的香港委员127人,澳门委员32人。
杨懂告诉记者,这些委员了解广东,非常重视政协委员这一职能,每次大会出勤率高达98%.为了提高他们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省政协进行包括提案撰写等方面的培训,还派专人赴港澳去传达全国“两会”精神和广东省委、省政府重要工作,以利于其了解广东省情,更加积极为广东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建言,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越来越强。每年“两会”期间,广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都会专门与港澳委员面对面地座谈,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评价。去年,他们就向大会提交提案40件,其中有2件成为省政协优秀提案,1件被定为重点提案。
去年,广东省政协围绕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以全球视野来谋划深化粤港澳合作的工作重点开展调研,港澳委员积极参与调研活动,并协助邀请港澳各界代表来参加讨论。他们最终完成《港澳各界及省政协调研组对深化粤港澳合作的意见建议》,提交省委、省政府,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省长黄华华对《建议》给予高度评价,并作重要批示,要求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和采纳政协所提意见和建议。
他们的参政议政,也为其进一步在内地及广东发展拓宽门路。近年来,省政协组织港澳委员企业家赴山东、河南、四川、贵州、浙江、陕西、新疆等地进行考察,同时帮助委员在考察中寻找商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06年,香港成立广东省各级政协委员联谊会,如今已经拥有2700位会员。联谊会充分发挥港区政协委员优势,广泛凝聚爱国爱港力量,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为香港社会繁荣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积极推动粤港经济技术贸易紧密合作,促进了两地的文化交流与发展。
去年,在广东遭遇雨雪冰冻灾害和四川汶川地震期间,联谊会发动委员慷慨解囊,捐款捐物达十多亿元。(林亚茗 杨大正 沈学)